清仁宗嘉庆帝的《遇变罪己诏》原文内容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10/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诏书作为皇帝下达的命令,堪称最高指示,绝对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过,其中有一类特殊文本可称帝王自我批评的罪己诏,其执行就全凭下诏者本身的自律和自觉了.不管能否得到认真执行,这罪己诏本身就是值得探讨的政治文化现象.本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诏书作为皇帝下达的命令,堪称“最高指示”,绝对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过,其中有一类特殊文本可称帝王“自我批评”的“罪己诏”,其执行就全凭下诏者本身的自律和自觉了.不管能否得到认真执行,这“罪己诏”本身就是值得探讨的政治文化现象.本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天自省,合于古训;有过自责,也算常人修身应有之义.但是,帝王决非常人,而是“圣天子”,不惟“圣”,且高居天人之际,近乎“神”,“君权神授”.如此神圣的古代帝王,能自省其过,已殊非易事,若进而写成文告——《罪己诏》,颁示天下,就更加轰动舆情了.古代帝王能操起“自我批评”的武器,毕竟不乏引人思考乃至可资借鉴者.古代帝王因犯错误以后对自己惩罚的一种证明。一种自我批评比如朱元璋、顺治帝福临目的是为了安抚人心、稳固江山提高自己在子民心中的形象。
在此写的是嘉庆帝的《遇变罪己诏》。
嘉庆帝的《遇变罪己诏》原文
朕以凉德,仰承皇考付托,兢兢业业,十有八年,不敢暇豫。即位之初,白莲教煽乱四省,黎民遭劫,惨不忍言,命将出师,八年始定。方期与我赤子,永乐升平。忽于九月初六日,河南滑县,又起天理教匪,由直隶长垣,至山东曹县,亟命总督温承惠率兵剿办,然此事究在千里之外;猝于九月十五日,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天理教匪七十余众,犯禁门,入大内,有执旗上墙三贼,欲入养心门,朕之皇次子亲执鸟枪,连毙二贼,贝勒绵志,续击一贼,始行退下,大内平定,实皇次子之力也。隆宗门外诸王大臣,督率鸟枪兵,竭二日一夜之力,剿捕搜拿净尽矣。我大清国一百七十年以来,定鼎燕京,列祖列宗,深仁厚泽,爱民如子,圣德仁心,奚能缕述?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总缘德凉愆积,惟自责耳。然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较之明季梃击一案,何啻倍蓰?言念及此,不忍再言。予惟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残生,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笔随泪洒,通谕知之。
《遇变罪己诏》简单解释如下:
我(嘉庆皇帝)做了18年皇帝,从不偷懒。刚即位的时候,白莲教闹了8年才平息。今年9月初六,突然有天理教的人造反,70多人攻打紫禁城,杀入大内,幸好我的二儿子(后来的道光皇帝)亲自杀死二贼,大臣们也努力杀敌,终于平定。
我大清朝170年来,爱民如子,我虽然没有什么爱民的政绩,但也没有残害百姓,为什么会有人造反杀入大内?现在惟有批评自己,然而这么大的祸事,必定是累计了好长时间,我再三告戒大臣不要‘因循怠玩’,但大家都不听,导致这么大的事情发生,汉唐宋明都未曾有过。
说到这里,再不忍说下去,惟有自我反思,改正错误,上报苍天,对下平息民怨。众大臣如果还是大清国的忠臣,就应该赤心报国,帮我改正错误。如果还是自甘堕落,你们还是辞职算了,不要占着位置,增添我的罪过。
"罪已诏"和“罪己诏”有什么区别?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罪已诏】从字面上理解,罪,罪过;已,已经;诏,告诉,告诫,昭告天下。就是罪名已经昭告天下。但是词库里搜索不到在这个词语,大概是“罪己诏”的误写。
在此写的是嘉庆帝的《遇变罪己诏》。

朕以凉德,仰承皇考付托,兢兢业业,十有八年,不敢暇豫。即位之初,白莲教煽乱四省,黎民遭劫,惨不忍言,命将出师,八年始定。方期与我赤子,永乐升平。忽于九月初六日,河南滑县,又起天理教匪,由直隶长垣,至山东曹县,亟命总督温承惠率兵剿办,然此事究在千里之外;猝于九月十五日,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天理教匪七十余众,犯禁门,入大内,有执旗上墙三贼,欲入养心门,朕之皇次子亲执鸟枪,连毙二贼,贝勒绵志,续击一贼,始行退下,大内平定,实皇次子之力也。隆宗门外诸王大臣,督率鸟枪兵,竭二日一夜之力,剿捕搜拿净尽矣。我大清国一百七十年以来,定鼎燕京,列祖列宗,深仁厚泽,爱民如子,圣德仁心,奚能缕述?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总缘德凉愆积,惟自责耳。然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较之明季梃击一案,何啻倍蓰?言念及此,不忍再言。予惟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诸臣若愿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当挂冠致仕,了此残生,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笔随泪洒,通谕知之。
《遇变罪己诏》简单解释如下:
我(嘉庆皇帝)做了18年皇帝,从不偷懒。刚即位的时候,白莲教闹了8年才平息。今年9月初六,突然有天理教的人造反,70多人攻打紫禁城,杀入大内,幸好我的二儿子(后来的道光皇帝)亲自杀死二贼,大臣们也努力杀敌,终于平定。
我大清朝170年来,爱民如子,我虽然没有什么爱民的政绩,但也没有残害百姓,为什么会有人造反杀入大内?现在惟有批评自己,然而这么大的祸事,必定是累计了好长时间,我再三告戒大臣不要‘因循怠玩’,但大家都不听,导致这么大的事情发生,汉唐宋明都未曾有过。
说到这里,再不忍说下去,惟有自我反思,改正错误,上报苍天,对下平息民怨。众大臣如果还是大清国的忠臣,就应该赤心报国,帮我改正错误。如果还是自甘堕落,你们还是辞职算了,不要占着位置,增添我的罪过。
"罪已诏"和“罪己诏”有什么区别?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罪已诏】从字面上理解,罪,罪过;已,已经;诏,告诉,告诫,昭告天下。就是罪名已经昭告天下。但是词库里搜索不到在这个词语,大概是“罪己诏”的误写。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