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利出一孔”的含义:管仲的思想,商鞅的实践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6-28/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利出一孔意义如此巨大,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呢?由王军主编的《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思想演进》(第一卷上)对此解释说:如何轻赋税?一要实行单一税率二要减少税 ...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利出一孔”意义如此巨大,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呢?由王军主编的《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思想演进》(第一卷·上)对此解释说:“如何轻赋税?一要实行单一税率二要减少税种,‘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这个观点并不是该书的原创思想,其实,这一段完全是抄自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孙文学任副主编的《中国财政思想史》中的原话。
    但是,“利出一孔”的意思真的是减少税种?
    管子曰:“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管子“利出一孔”的思想影响深远,典型的表现是商鞅运用其思想在秦国实行“农战”国策,使秦国富强一方。因此可见,管子“利出一孔”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利出一孔”思想实际上就是指以利益引导人们遵循统一的规范,向同一个大目标努力,同时要造成人们只要向上述的“一孔”努力,就会有利,背离这“一孔”则必然有害的大环境,这样才会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达到最优化目的。其根本要点在于“利”和“一”两处。就当代的社会而言,“利出一孔”于建设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利出一孔”管理原则的核心要素在于利益诱导、控制利益的溢出渠道,这是解决当今很多政治问题的核心,也是实现法治社会建设必可不少的环节。
    在《管子》中,管子说出“利出四孔,其国必亡”之后,紧跟着的是这样的话:“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意思是,先王知道利出一孔的重要性,因此堵塞老百姓(603883,股吧)取得余财的渠道,限制老百姓获利的途径。一切利益的给予和剥夺,都取决于君主,君主可以让老百姓富裕,也可以让他贫穷。因为君主完全控制了老百姓获利的渠道和机会,所以老百姓对君主,就像对日月一样爱戴,对父母一样亲近。
    如果读了这几句话,你还能得出管仲是建议君主减少税种吗?减少税种,实行单一税,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管仲“利出一孔”的要义,就是君主控制一切利源,控制老百姓的一切获利机会甚至生存机会,除了君主格外开恩允准的以外,百姓没有其他的获利求生之道。
    从历史上看,后世最彻底最系统地学习贯彻管仲此思想的,是商鞅。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将“利出一孔”发挥到了极致。

    
    在《商君书》中,商鞅建议说:“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其中所谓“利之从壹空出”,就是管仲所说的“利出一孔”。商鞅还说:“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意即老百姓有千千万万的欲望,但获取利益、满足欲望的途径,却只有华山一条路。因此要“塞私道,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即国家应该堵死老百姓私下获取利益的一切孔道,只开启一个门洞,让老百姓经由这个门洞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可见,商鞅是完全继承了管仲的思想。
    管仲虽然提出“利出一孔”的主张,但只是一个原则,他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方案,而商鞅变法时,对利出一孔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办法。
    在商鞅的思想中,国家不但掌控一切获利机会和渠道,还可以根据需要,强制老百姓只能按照国家恩准的唯一渠道求生,其他的渠道都被完全堵死。商鞅规定的老百姓唯一的求生之道,就是耕战,即开荒地、种庄稼、积极参军打仗。商鞅时期的秦国是很落后的。要争霸,就需要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要获得粮食,就需要老百姓认真种地,仅仅耕种目前的土地还不够,还必须鼓励他们大量开垦荒地。在商鞅的设想中,国家对于耕种垦荒的老百姓,要给予各种奖赏,包括给予爵位。而对从事与此无关工作的人,则给予严厉打击和羞辱。
    打击和惩罚的目的,就是堵死从其他途径获取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可能性。在《商君书》中,他赤裸裸地强调,要让不从事耕战的老百姓“无所于食”,即没有地方吃饭,等于是剥夺了生存权,迫使老百姓从商鞅规定的唯一孔道中谋生。
    商鞅通过一系列的禁令和惩戒,堵死百姓获得利益的渠道和途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