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选择:是向着刘邦还是向着项羽?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6-2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 萧何誉他为国士 ...
![]()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 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在韩信大败龙且,席卷齐国后。两强争霸的天下格局,已完全改变了。 现在是刘邦(复活的秦国)一枝独大,张耳(赵国)、韩信(齐国)、韩王信(韩国)、彭越(魏国)、英布(楚国一部分)、项羽(楚、魏一部分)、臧荼(燕国)诸强并立。 此时的刘邦,直接占据地地盘,绝不比秦始皇刚亲政时的秦国小多少。关键是,韩国(韩王信)、赵国(张耳)、齐国(韩信)都是刘邦扶持下建立的。 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唯一的机会,就是新兴的诸侯们,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愿意联合起来,打破刘邦一枝独大的局面。 于是,项羽就派使者(武涉)去游说齐王韩信,总而言之,现在你已是一个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诸侯了,你实在没有必要继续听命于刘邦了。你别看你现在与刘邦关系不错,那是因为刘邦需要依靠你打败项羽,等刘邦把项羽打败了,他肯定会收拾你了。 项羽的使者(武涉)所说的内容,也许并没有完全展开。后来,蒯通又把这些内容完全展开了。总而言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再总而言之,刘邦不可信,自己的命运,应该把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韩信想了好几天,终于还是决定继续站在刘邦一边。 我们总觉得,韩信不背叛刘邦,是因为韩信太过迂腐了。 问题是,韩信是一位优秀的大军统帅,他肯定早已把各种选择的可能性,都做了详细的推演。推演的结果呢?自然是,继续跟着刘邦混,虽然存在着众多的弊端,但是,背叛刘邦,更是凶多吉少。 |
在选择之前,对选择的可能性,做出详细的推演,这是大军统帅的必要能力。
比如,军队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肯定会详细分析,我们这样行动后,敌人会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我们这样行动动后,周围的力量,会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他们做出这样的应对之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回应?
一个统帅,在这种纸上谈兵的推演中,能取得胜利,并不意味着他真的会取得胜利。问题是,一个统帅,在这种纸上谈兵的推演中,无法取得胜利,也不意味着他真的会失败。
问题是,一个统帅,如果在这种纸上谈兵的推演中,都无法取得胜利,他肯定不敢轻易采取行动的。
韩信在听到武涉、蒯通的劝说后,肯定会做一个简单的推演。那就是,他如果背叛了刘邦,刘邦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张耳、曹参、灌婴、彭越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如果刘邦对自己的行为,会采取坚决的回击;如果张耳、曹参、灌婴、彭越对自己的行为,会采取坚决的抵制;自己应该怎样应付?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应付?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应付,那反叛刘邦不是没事找事吗?
更主要的是,无论武涉,还是蒯通,表面上都是为韩信在考虑问题,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在考虑问题。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韩信还在淮阴街头混饭吃,这两个人肯定都不会多看韩信一眼;甚至而言,就是韩信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将领,这两个人也不会多看韩信一眼。因为,和这样的韩信套近乎,讲感情,那是一点价值也没有。
现在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要的大佬了,这两个人都跑到韩信面前,假装一副最关心韩信的样子,其实,傻子也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盘算着。
武涉作为项羽的使者,最多考虑的自然是项羽的利益,而绝不是韩信的利益。基于武涉的角度,只要能给刘邦增加一个敌人,就算把韩信忽悠死了,他也是成功了。
基于项羽的利益,他并不需要韩信打败刘邦,甚至也不需要韩信打败张耳、曹参、彭越。事实上,项羽只是希望,韩信能把张耳、曹参、彭越牵制住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因为,就算韩信最终被这几个人打残了、打死了,只要韩信可以把这几个人拖住一年半载,项羽就有机会扭转已陷入被动的战略地位。
问题是,基于韩信的利益,如果真是这种结果。那韩信就是给项羽在作嫁衣裳罢了;甚至是给项羽当垫脚石罢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