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第二次第乌战役: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的最大规模攻势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12-21/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1536年,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还在扩张自己的世界霸权。一封来自印度的求援信,引起了苏丹苏莱曼一世的注意。在他的授意下,奥斯曼帝国开启了历史上对印度洋地区的最大攻势。目标则是远在印度西北海岸的小城第乌,以及当地的数百名葡萄牙士兵。 岛屿小城的归 ...
 1536年,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还在扩张自己的世界霸权。一封来自印度的求援信,引起了苏丹苏莱曼一世的注意。在他的授意下,奥斯曼帝国开启了历史上对印度洋地区的最大攻势。目标则是远在印度西北海岸的小城第乌,以及当地的数百名葡萄牙士兵。

 

岛屿小城的归属之争


    

 

 


    早在1508-1509年 第乌岛就是印度洋各方势力的争夺中心

 


    

 


    早在1508年,位于印度西北海岸的岛屿城市第乌,就成为了穆斯林世界反击基督教大航海时代的前哨站。首批涉足印度洋的奥斯曼土耳其志愿军,就在同埃及马穆鲁克人的海军一起抵达当地。然而在第二年的第一次第乌战役中,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被阿尔梅达指挥的葡萄牙舰队歼灭。

 


    少量幸存者从海路撤到了南方的港口果阿,企图在那里建立一个完全有奥斯曼人自己控制的海外基地。结果在1511年的果阿之战中,这些人连同他们的新基地一起被阿尔布克尔克的葡萄牙远征军摧毁。果阿也成为了葡萄牙帝国在印度洋地区的首府和对抗穆斯林势力反攻的强大基地。

 


    

 

 


    随着阿尔布克尔克的胜利 奥斯曼势力暂时放弃了印度

 


    

 


    由于同时忙于欧亚两地的争霸战争,奥斯曼人暂时放弃了对印度洋的染指。甚至利用葡萄牙人制造的国际产业链转移,吞并了南方的马穆鲁克苏丹国。但他们自己也就很快接过了马穆鲁克人的未完成事业。苏丹开始亲自兼任逊尼派穆斯林世界的哈里发,并在道义上成为了伊斯兰世界的捍卫者。而东方贸易的有利可图,也让土耳其人有十足的动力展开东方攻势。

 


    在印度,葡萄牙人到1530年代才准备正式占据第乌。但他们的进攻却被重新控制岛屿的古吉拉特人击败。恰逢让印度人更为忌惮的莫卧儿人南下,古吉拉特人希望避免两头开战,便暂时将第乌的控制权让给了葡萄牙。

 


    

 

 


    接受过奥斯曼军事远征的莫卧儿人 间接帮助葡萄牙人占据第乌

 


    

 


    但在莫卧儿第二代皇帝胡马雍被驱逐后,古吉拉特人又准备收回第乌岛。该国的统治者巴哈杜尔沙阿,与葡萄牙当局在岛屿附近的一艘小船上会晤。结果却因为没有记载的原因而落水身亡。尽管双方各执一词,但和平解决第乌问题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丧失。古吉拉特人决心使用武力夺回岛屿。但考虑到葡萄牙人多年来在印度地区的强势,他们也不得不向西方的奥斯曼寻求支援。

 


    1536年,一个带着东方的土特产的古吉拉特代表团,从海路抵达了奥斯曼控制下的埃及。苏莱曼一世对于向东发展表现了浓厚兴趣,并下令镇守埃及的塞利姆帕夏准备一支具有足够实力的远征军。

 


    

 

 


    巴哈杜尔沙阿的溺亡 促使了战争的爆发

 


    

 

奥斯曼人的无敌舰队


    

 

 


    宦官出身的埃及总督 塞利姆帕夏

 


    

 


    太监出生的塞利姆帕夏,在苏丹的授权下开始筹划对第乌的征战。但因为奥斯曼军队当时在两河流域同萨法维波斯人作战,所以海军的需求暂时得不到帝国资源的倾斜。一直到1538年,远征军才得以组建完毕。这支堪称奥斯曼版无敌舰队的大军,也是帝国历史上在印度洋方向的最大投资。

 


    为了运输部队,并获得海路的控制权,塞利姆帕夏的舰队由80艘大小战舰组成。其中包括了海军提供的40艘皇家加莱船、15艘由效忠帝国的穆斯林海盗提供的私人加莱船、6艘小型加莱船以及5艘装有全套风帆设备的重型加莱赛战舰。其他的船只包括了运输和通信用的小船,以及古吉拉特人武装起来的6艘小型战舰。为了驱动这支桨帆船舰队,总计动用了10000多名水手和划奴。

 


    

 

 


    在印度洋活动的奥斯曼加莱战舰

 


    

 


    远征军的核心是1500名训练有素的加尼色里近卫军步兵,全部由使用重型土耳其火绳枪的射手和炮兵组成。另有威尼斯变节者招募来的800名基督教雇佣军,和数千从帝国各沿海省份抽调或募集的士兵。为了攻克葡萄牙人修建的新式堡垒,奥斯曼人还为全军配备了400多门火炮。除去那些海军使用的舰炮外,大部分将搬运到陆地上轰击城墙。

 


    1538年7月底,远征军顺着1508年时的旧路线前进。他们从西奈半岛南部的苏伊士港出发,抵达了阿拉伯半岛西南的重要港口亚丁。塞利姆将当地的阿米尔谢赫叫到船上,并让全军占领城市。这个附带抢劫性质的行动,也是奥斯曼人牢牢控制红海入口的战略行动之一。

 


    

 

 


    奥斯曼远征军的路线与几十年前的马穆鲁克人几乎一样

 


    

 


    8月19日,舰队心满意足的离开亚丁,又在位于红海出海口的索科特拉岛停泊。除了补充一些必要物资,也是进一步声张帝国对这里的宗主权。随后,舰队就朝着印度的古吉拉特海岸前进。

 


    在奥斯曼人还在半路上时,古吉拉特人已经抢先开启了战端。他们的几艘战舰在6月就将部队送到了第乌岛的西部登陆。但初期的突然袭击也并不成功。因为葡萄牙人已经在修缮了保护城市主体的一道西式城墙。古吉拉特军队在攻坚方面没有优势,只能占据岛屿西部的登陆场。

 


    

 

 


    一名古吉拉特士兵与他的妻子

 


    

 


    兵力严重不足的葡萄牙人,判断这只是更大规模进攻的前奏。所以在完成了坚壁清野的工作后,全部撤到了岛屿东部的新要塞里。除去一并撤入的平民,要塞的守卫力量仅有600人和几艘小型战舰。

 


    此后的两个月里,古吉拉特军队开始尝试用火炮进攻葡萄牙要塞。但因为火炮数量有限,射击技术也差强人意,一直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战果。征召来的士兵也很快出现了松懈迹象。结果,14名要塞里的守军发起了一次反突袭。他们击溃了400名古吉拉特人,并带着不少补给品返回要塞。

 


    

 

 


    在印度生活的葡萄牙人

 


    

 

真正的鏖战


    

 

 


    远征第乌的奥斯曼军队同样以近卫军步兵为核心

 


    

 


    9月4日,塞利姆帕夏的舰队抵达了第乌,并立刻派出500名加尼色里近卫军登陆。在这些人肆无忌惮的开始劫掠后,一些战舰已经成功的封锁了要塞附近的水域。只有1艘葡萄牙人的小船,在封锁完成前奉命立刻,驶往印度总督所在的果阿求援。

 


    登陆的土耳其近卫军士兵,却因为大肆抢劫而触怒了第乌城里的古吉拉特人。包括新任统治者卡德贾尔在内的大小领主,都害怕土耳其得胜后会赖着不走。因而在之后的战斗中采取了实际上的观望政策。尚未意识到这点的土耳其人,则完全将第乌城视为基督教势力控制的敌占区。在拿的彭满钵满之后,更是直接大胆的尝试攻打要塞的外墙。结果,在50名集中抵抗的葡萄牙守军的反击中,被迅速击退。

 


    

 

 


    葡萄牙守军已经放弃了主要城区 退守新建的要塞

 


    

 


    三天后,一场风暴来袭。部分土耳其战船被击沉或打坏,也让他们损失了不少来不及搬上岸的装备。但已经有不少火炮和1000名士兵,已经在第乌岛上站稳了脚跟。他们在古吉拉特盟友的不信任眼光下,开始不紧不慢的构筑围攻阵地。除了安置炮位,还挖掘了围困要塞的壕沟,并用挖出的泥土堆成胸墙。其余的战舰则已经开始在要塞附近执行警戒巡逻,防止守军的任何逃跑企图。

 


    到9月28日,完成大部分工程作业的奥斯曼军队开始尝试进攻。陆海军同时用火炮向着第乌要塞射击,希望以优势火力压制守军。葡萄牙人在还击之余,还用手头的小型战舰同奥斯曼人发生了近距离浅水海战。尽管有2艘小艇被击沉,还是成功消灭了1艘奥斯曼舰队的加莱战舰。

 


    

 

 


    奥斯曼人从陆地和海上同时发起进攻

 


    

 


    同时,还有40名葡萄牙守军在与第乌隔海相望的大陆海岸,据守着一座小型要塞。古吉拉特军队已经将攻击重点放在了这里。但无论是人海战术,还是借来土耳其大炮的轰击,都没有成功制服守军。他不得不让人将大量柴火和硫磺都堆积到1艘船上,准备用火攻战术将小要塞里的守军都熏出来。但守卫这里的指挥官帕切科,在半夜派人坐小船接近,提前焚毁了古吉拉特人的火船。

 


    9月28日这天,700名土耳其近卫军开始进攻小型要塞。但本应该占据火力优势的他们,不仅没有拿下目标,还依然被不足50人的守军用所剩不多的武器击溃。这支葡萄牙小分队,一直到10月1日才因武器和补给品耗尽而尝试荣誉投降。但狡诈的塞利姆很快就把所有人拘押起来,并强迫帕切科给第乌要塞的指挥官安东尼奥写信,怂恿后者投降。

 


    

 

 


    正在抵抗奥斯曼人进攻的葡萄牙守备队

 


    

 

两种自信


    

 

 


    1门奥斯曼军队进攻第乌时所使用的火炮

 


    

 


    趁着占据葡萄牙小要塞的余威,塞利姆本人也给第乌的葡萄牙守军发去了亲笔威吓信:表示土耳其军队早已身经百战,对于西方人构筑的要塞不削一顾。无论是医院骑士团驻守的罗德岛,还是匈牙利重兵防御的贝尔格莱德,都曾经倒在他们的赫赫武功之下。

 


    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虚张声势,塞利姆的言论都透着当时土耳其人对西方世界的自信。毕竟,他们从不缺乏可以召之即来的炮灰。也从不缺钱去购买西方的最先进武器,或是直接从西方人的军队与兵工厂里挖墙脚。他们手里的火绳枪、大炮、桨帆船战舰等主要武器,无一不是从西方世界得来,又反过来让西方世界为之恐惧。

 


    

 

 


    进攻罗德岛期间的苏莱曼一世与奥斯曼军队

 


    

 


    但安东尼奥却根本不吃这一套。因为他非常明白在印度,自己同土耳其人一样是在海外作战。奥斯曼军队在欧洲本土地区的人力优势,在印度洋地区被大大削弱了。印度的地方势力总是看上去非常合作,实际上却是各怀鬼胎。

 


    从技术角度来说,新落成不久的第乌要塞,比之中世纪晚期水准的罗德岛和贝尔格莱德来说,是更加难以攻克的。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中世纪时的技术标准,但这座新要塞的整体设计,已经达到了当时最新颖的棱型堡垒标准。较为低矮的城墙,不容易被早期火炮所轻易瞄准和命中。各射击口的角度都经过缜密计算,以便尽可能的形成交叉射击。所以,只需要相对较少的人力,就足以拥有比旧式城堡更猛烈的防御火力。

 


    

 

 


    葡萄牙人新建的第乌要塞已经开始采用了近代棱堡设计理念

 


    

 


    由于是最新技术成果,土耳其人在面对此类要塞时,还显得经验不足。他们仍旧在使用对付中世纪城堡的打法,却因此而他屡屡受挫。这也是第乌要塞能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

 


    基于以上因素,葡萄牙人也对逼退奥斯曼人抱有自信。他们不仅回绝了塞利姆帕夏的投降要求,还极尽嘲讽的辱骂帕夏不是个男人。因为他早早就失去了睾丸,所以表现的像是一个只会吹牛的傻瓜。

 


    

 

 


    保留至今的第乌要塞遗址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