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后期名将镇南将军:王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19/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三国杀》这款游戏,抛开游戏本身不谈,其中很多英雄的台词,都非常带感,而且大都结合了《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历史本身,例如,曹操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黄盖有请鞭笞我吧,攻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及我们在之前的文 ...
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三国杀》这款游戏,抛开游戏本身不谈,其中很多英雄的台词,都非常带感,而且大都结合了《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历史本身,例如,曹操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黄盖有“请鞭笞我吧,攻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及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过北地王刘谌有“此刻,唯有死战,安有请降?”全公主孙鲁班有“与我作对的,统统难逃一死。”不过,也有一些英雄的台词,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例如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名叫王基,他在游戏中,共有五句台词,奇制对应的是“声东击西,敌寇,一网成擒!”或“吾意不在此地,已遣别部出发。”进趋对应的是:通川聚粮,伐吴之业,当步步为营”,或“建上昶水城,以逼夏口。”阵亡时对应的则是,“天下之势……必归大魏……可恨,未能得见……”。其实,他的这些台词,都与真实历史息息相关,完美的概括了他一生的辉煌。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王基,字伯舆,是东莱人氏,与东吴名将太史慈算是老乡,不过他效忠的却是曹魏政权,而且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大将,自司马懿到司马昭,都非常倚重他。而且,虽然他的知名度,比起邓艾、钟会等人,要差很多,但是他本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声东击西,大败东吴
公元250年的时候,他随征南将军王昶(chǎng)一起伐吴,其作战的任务,是攻打步协。当时步协选择了固守,一直不与他交战。王基表面上作势要攻城,暗地里却分兵袭击雄父,也就是吴军的粮仓,剿获了大量的辎重,并抓获了安北将军谭正,招降了数千人。此事对应的,正是他在《三国杀》中,奇制的台词——“声东击西,敌寇,一网成擒”或者“吾意不在此地,已遣别部出发。”
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伐吴取得战果之后,他建议王昶把荆州的治所,迁到了江夏,紧逼夏口,使得江东不敢造次。不过,王基也没有再主动进攻,反而整顿军队的同时,在当地恢复办学,申明礼仪制度,得到了当地人的称赞。而当朝廷打算伐吴的时候,他则劝阻道:“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於外,财用穷於内,故必全而后用也。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认为曹魏当时准备不足,贸然出兵不但会无功返,还会折损威望,建议朝廷稳扎稳打。这则对应他在游戏中,进趋的两句台词。
三、早早去世,未见天下一统
他阵亡时的台词是,“天下之势……必归大魏……可恨,未能得见……”。他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61年,这个时候,虽然蜀汉还没有灭亡,距离天下一统,还有近二十年的时候,但是根据他的认知与谋划,最终一统天下的,必定是曹魏,而这也是他的心愿。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司马家族并没有等到天下一统时,才篡位,而是在灭吴之前就以晋代魏了。不过,其台词中表现出的无奈,以及没能见到天下统一的遗憾,却非常令人动容。
另外,王基的功绩不止如此,除了在伐吴的战争和规划中出力良多之外,他还是平定淮南二叛最大的功臣,另外,公元261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当年,他又识破了吴人邓由诈降的阴谋,得到了司马昭的认可。由此可见,《三国杀》中,这个知名度不高,台词又费解的英雄,的确是曹魏后期的名将,其能力之卓越,少有人能及。只可惜,他终究还是被历史遗忘了,如今提起曹魏后期的名将,世人只知邓艾、钟会,又有几人知道王基呢?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名叫王基,他在游戏中,共有五句台词,奇制对应的是“声东击西,敌寇,一网成擒!”或“吾意不在此地,已遣别部出发。”进趋对应的是:通川聚粮,伐吴之业,当步步为营”,或“建上昶水城,以逼夏口。”阵亡时对应的则是,“天下之势……必归大魏……可恨,未能得见……”。其实,他的这些台词,都与真实历史息息相关,完美的概括了他一生的辉煌。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王基,字伯舆,是东莱人氏,与东吴名将太史慈算是老乡,不过他效忠的却是曹魏政权,而且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大将,自司马懿到司马昭,都非常倚重他。而且,虽然他的知名度,比起邓艾、钟会等人,要差很多,但是他本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声东击西,大败东吴
公元250年的时候,他随征南将军王昶(chǎng)一起伐吴,其作战的任务,是攻打步协。当时步协选择了固守,一直不与他交战。王基表面上作势要攻城,暗地里却分兵袭击雄父,也就是吴军的粮仓,剿获了大量的辎重,并抓获了安北将军谭正,招降了数千人。此事对应的,正是他在《三国杀》中,奇制的台词——“声东击西,敌寇,一网成擒”或者“吾意不在此地,已遣别部出发。”
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伐吴取得战果之后,他建议王昶把荆州的治所,迁到了江夏,紧逼夏口,使得江东不敢造次。不过,王基也没有再主动进攻,反而整顿军队的同时,在当地恢复办学,申明礼仪制度,得到了当地人的称赞。而当朝廷打算伐吴的时候,他则劝阻道:“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於外,财用穷於内,故必全而后用也。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认为曹魏当时准备不足,贸然出兵不但会无功返,还会折损威望,建议朝廷稳扎稳打。这则对应他在游戏中,进趋的两句台词。
三、早早去世,未见天下一统
他阵亡时的台词是,“天下之势……必归大魏……可恨,未能得见……”。他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61年,这个时候,虽然蜀汉还没有灭亡,距离天下一统,还有近二十年的时候,但是根据他的认知与谋划,最终一统天下的,必定是曹魏,而这也是他的心愿。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司马家族并没有等到天下一统时,才篡位,而是在灭吴之前就以晋代魏了。不过,其台词中表现出的无奈,以及没能见到天下统一的遗憾,却非常令人动容。
另外,王基的功绩不止如此,除了在伐吴的战争和规划中出力良多之外,他还是平定淮南二叛最大的功臣,另外,公元261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当年,他又识破了吴人邓由诈降的阴谋,得到了司马昭的认可。由此可见,《三国杀》中,这个知名度不高,台词又费解的英雄,的确是曹魏后期的名将,其能力之卓越,少有人能及。只可惜,他终究还是被历史遗忘了,如今提起曹魏后期的名将,世人只知邓艾、钟会,又有几人知道王基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41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3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80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5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84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