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毛泽东看哪本古典名著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想法?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8-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核心提示: 据跟随他的人回忆,毛泽东上井冈山时,戎马倥偬,口袋里仍然装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水浒传》。正是因为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农民战争的传统,他才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这个主意。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张太原,原题:毛委员有 ...
核心提示:据跟随他的人回忆,毛泽东上井冈山时,戎马倥偬,口袋里仍然装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水浒传》。正是因为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农民战争的传统,他才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这个主意。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张太原,原题:“毛委员有主意”
    毛泽东是公认的出主意的高手,早在江西苏区时期,红军里就广为流传:“毛委员有主意”。可以说,正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善于出主意,能出好主意,才使他在众多的革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党的领袖。
    “主意”是属于思想层面的东西,而思想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毛泽东认为,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读书治学和世事磨炼。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形象地比喻:“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他为中国革命出的许多好主意在某种程度上都与读书有关系。据跟随他的人回忆,毛泽东上井冈山时,戎马倥偬,口袋里仍然装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水浒传》。正是因为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农民战争的传统,他才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这个主意。所以,领导者在工作中没有思路的时候,静下心来读点书或许会得到启发,套用古人的话可以说:“书中自有好主意。”他还曾忠告党校的学员:“一面做工作,晚上看两页书,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
    主意还来自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毛泽东发展了古人的思想,强调人们经过世事磨炼才容易产生主意。青年时期他就有意识地通过实践提升自己,1917年,他和一个同学身无分文,竟在湖南乡下游学一个多月。所谓游学,实际上近似沿村乞讨,此间主要靠帮人写点东西、出点主意之类解决生活问题。但是,这样可以非常深入地了解下层社会。要产生好主意,就必须到社会的熔炉里去陶冶。总结经验是出主意的重要基础。“解放军打仗,一个战役以后,总来一次总结,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继续乘胜前进。”这确是毛泽东的经验之谈。他许多高明的决策,就是这样来的。(《秘书工作》)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