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
民国军阀张勋为何要复辟?张勋复辟歇后语 张勋复辟的影响
张勋复辟 张勋于1917年7月将黎元洪撵走,拥立废帝溥仪复辟。然而刚刚结束两千多年统治的封建王朝,人民怎么会答应复辟之事,溥仪登基后召致全国反对,...
发布:06-05阅读(5754) 张勋
-
庐山谈话会的影响 如何评价庐山谈话会
庐山谈话会中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 蒋介石 发布的《抗战宣言》。除此之外,庐山谈话会对 国民党 内部以及抗日战争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然这里的影响...
发布:06-03阅读(4950) 庐山谈话会
-
庐山谈话会的性质 庐山谈话会的起因
庐山谈话会是七七事变之后 蒋介石 在庐山发表的一次重要讲话,这次谈话会虽然大张旗鼓,但并没有那么正式,它是松散的。庐山谈话会的起因有很多,主要...
发布:06-03阅读(6444) 庐山谈话会
-
沙丘政变指的是什么 沙丘政变名词解释 沙丘政变的历史影响
沙丘宫变是发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一次政变,主角:赵武灵王、公子章、赵惠文王,结果赵武灵王被闭饿而死。下面 历史 网分别为大家介绍沙丘政变事...
发布:06-03阅读(4554) 沙丘政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也随之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在1937年正式形成之前,国共两党已经为这条战线的正式形成做出了很多的准备...
发布:06-03阅读(378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对于顽固势力的策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背后是各种势力的交错,基本包括进步势力、中间势力以及顽固势力,中国共产党在面对这三股势力的时候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总方针。...
发布:06-03阅读(490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级成分包括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三股势力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出于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需要,当时中国的不同阶级因为这一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粗略的将这条战线上的势力分为...
发布:06-03阅读(440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四大原则及其影响
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是曲折艰难的,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显然是没有办法维持这一条战线的,当然国共也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细则,于是就有了所谓...
发布:06-03阅读(639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其正式建立的标志则是1937年工农 红军 的改编。众所周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
发布:06-03阅读(468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的会议是中共在1935年底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瓦窑堡会议,而这时里这条展现的正式建立还有1年多的时间,足见共产党的爱国情...
发布:06-03阅读(453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轨迹: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经历过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当时国共两党的党际环境经过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次...
发布:06-03阅读(5748) 国共合作
-
宋庆龄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从抗日反蒋民主运动到国共二次合作
宋庆龄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从这一方面来认识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是不够全面的。本文将从一个更加全面的...
-
汉和帝如何创建“永元之隆”?
汉和帝刘肇, 东汉 第四位 皇帝 。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后来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
发布:06-03阅读(4098) 汉和帝
-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怎么收复台湾的?
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 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
发布:06-03阅读(5632) 郑成功
-
清朝时期设立的引见制度是什么?引见制度具体又包括哪些内容?
引见制度是指 清朝 皇帝 引见官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官员的任免的制度,它是加强 皇帝 人事权的重要制度。 清朝 引见制度发端于顺治时期,当时顺治...
-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中统的情况如何 从反共到反独
众所周知,中统是 国民党 蒋介石 控制下用以监视镇压共产党员的一个组织机构,这一机构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工作内容就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反共变成...
发布:06-03阅读(4842) 中统
-
周平王东迁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 为何没让周朝变强反而走向衰落
历史 上将周平王东迁视作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也是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那么,一次迁都行为何以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实际上在这...
-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改造外国妓女?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催生了一场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新生的人民政权向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建国不到两个月,人民政府就果断地关闭了各...
发布:06-02阅读(6426) 妓女
-
唐朝改革家杨炎两税法介绍 杨炎的故事
杨炎担任过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中书舍人、宰相等职,开创了世界各国预算制度的先河,于公元781年被陷害,贬为崖州司马,不久后被赐死。 杨炎...
-
清末东北地区面临什么样的困局?是怎样建省改制的?
以山海关为界的关外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饶,通常被称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在 清朝 的地位十分特殊。作为龙兴之地, 清朝 对东北地区给予了格外的重...
发布:06-02阅读(4194) 东北
-
清末为何要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咨议局和资政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宣布准备实施宪政。在此背景下,1909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成立了具有省议会性质的咨议局,...
-
摊丁入亩的内容有哪些 摊丁入亩与一条鞭法异同点
摊丁入亩将中国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废除,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底层农民;而一条鞭法是明嘉靖时期的赋税制度,简化了征收手续,但也带...
-
摊丁入亩的皇帝是谁 摊丁入亩的影响
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出现于明代,后经 康熙 帝深入, 雍正 帝正式实行,到 乾隆 年间普遍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布:06-02阅读(4328) 摊丁入亩
-
清朝改土归流涉及哪些民族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有何关联
为解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土司制度的弊端, 雍正 皇帝 下令实施改土归流,地区涉及西南六省,涉及的少数民族也很多,尽管未改流的地方还很多,但改土归...
发布:06-02阅读(3783) 改土归流
-
清朝雍正帝改土归流原因 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
改土归流是从 明朝 中后期到 清朝 雍正 、 乾隆 时期,针对西南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进行的改革,就是将原本少数民族土司管理制度改革为汉族的官员管理...
-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领土? 清朝的领土面积
首先放一张 明朝 全盛时期的地图,然后再与明末时期以及 清朝 初期的中国版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 清朝 在 明朝 的基础上是增加了 西藏 、新疆以及内...
发布:06-02阅读(6397) 清朝
-
清代的“巡边制度”是什么制度 巡边制度有什么历史意义?
清代中国的版图较为广大,而且在与外界的摩擦与交流中,现代的疆域意识逐渐清晰起来。清代的陆地领土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东北、西北、西南各...
发布:06-02阅读(5501) 巡边制度
-
太平天国内讧死了多少人?太平天国内讧的起因
太平天国 内讧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革命形势更加高涨,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又经过三年的苦战,基本上稳定了长江中下游的局势。然而,在这欢庆胜利的鼓乐...
发布:06-02阅读(4512) 太平天国
-
明朝疆域地图介绍 明朝疆域面积多少 明朝行政区划分 AD1368-AD1644
明朝 时期全图 (点击查看大图) 明朝是中国 历史 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完整的明王朝包括: 西吴时期(1364年-1368年) 明朝时期(1368...
发布:06-02阅读(4453) 明朝
-
清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 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 清朝版图变化
清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清朝版图变化 清朝国土面积:1316万平方公里 (1820年) 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 从清朝疆域版图变化,清朝如何...
发布:06-02阅读(6228) 清朝
-
元朝版图最大面积 元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 元朝版图包括现在哪些国家
元朝版图最大面积:元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元朝版图包括现在哪些国家 元朝国土面积:1372万平方公里 (1330年) 元朝版图包括现在哪些国家 如果指的是元...
发布:06-02阅读(4867) 元朝
-
北周灭北齐之战历史背景 北周为何能灭掉北齐
北周灭 北齐 之战 历史 背景、经过以及影响意义 公元576年(北周建德五年)十二月至六年正月,北周武帝 宇文邕 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
-
马日事变的经验教训 马日事变经过 为什么叫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发生于1927年5月21日,因电报代日韵目而命名,是 国民党 军官许克祥在 蒋介石 的授意下发动的一次残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的事件...
发布:06-01阅读(4496) 马日事变
-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的经过 五四运动标志着什么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从最初的北京学生游行示威,之后发展为...
发布:06-01阅读(6290) 五四运动
-
文夕大火为什么叫文夕 文夕大火的评价 文夕大火损失 文夕大火事件经过
文夕大火又称长沙大火,发生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的长沙市。为阻止日寇进犯, 国民党 当局决定实施焦土政策、焚烧长沙,然而火灾蔓延不受控制,造成了...
发布:06-01阅读(5187) 文夕大火
-
五卅运动过程 五卅运动有何影响 五卅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
五卅运动爆发于1925年5月30日的中国上海市,之后席卷全国,是一场伟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李立三、蔡和森、 刘少奇 是此次运动的领导人物。五卅运...
发布:06-01阅读(5967) 五卅运动
-
五三惨案事件经过 五三惨案与张宗昌关系 五三惨案纪念馆地址在哪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发生于1928年5月3日,日军对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场血腥屠杀。日本侵略者以保护侨民为名,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残杀交涉员蔡公...
-
花园口事件是什么 花园口决堤双方损失 评价花园口事件 花园口事件在哪里
花园口事件又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惨案,发生于1938年、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 蒋介石 为阻止日军进攻,下令炸掉花园口。它与文夕大火、重庆大轰炸并...
发布:06-01阅读(3941) 花园口事件
-
宁汉合流是指 宁汉合流发生在什么时候? 宁汉合流的内容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国民党 内部暂时联合统一,汪精卫、 蒋介石 、蔡元培等人担任政府主要官员。宁汉合流后,国...
发布:06-01阅读(4313) 宁汉合流
-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真相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意义
1927年7月15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武汉国民政府领导人汪精卫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使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原先采取的联俄容共方针逐渐...
发布:06-01阅读(5266)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历史排行
TOP ARTICLES- 1清末怪杰辜鸿铭的后人有谁 生活怎么样
辜鸿铭后人 谈到辜鸿铭的后人,主要要介绍的是辜鸿铭的儿女和孙子孙...
- 2锦衣卫职位等级排名 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
- 3国家主席制度经历了哪些变更 现在的国家主席有实权吗
- 4五胡十六国之前凉历史介绍 前凉历代皇帝列表 AD318-AD376
- 5北宋为何选择开封为都城?
- 6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党“牛李党争”的起因
- 7明朝内阁票拟制度的历史由来 票拟制度的职能及运作方式
- 8袁绍的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 9西周考试制度历史介绍
- 10金朝疆域介绍 金朝行政区划介绍
历史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203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29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27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1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7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