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历史事件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8-09/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中国大革命史 第一章大革命的酝酿 第七节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一、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广泛兴起 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准备北上。10月30日,孙中山由韶关北伐前线返回广州,立即召开军政会议,讨论应付北方时局的方针和办法。11月4日,孙中山发布大元 ...
![]() 中国大革命史 第一章大革命的酝酿 第七节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一、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广泛兴起 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准备北上。10月30日,孙中山由韶关北伐前线返回广州,立即召开军政会议,讨论应付北方时局的方针和办法。11月4日,孙中山发布大元帅令,命令大本营总参议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建国军总司令谭延闿驻守韶关,全权办理北伐事宜。为了配合孙中山北上,国民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秘密通告,指出“总理此次北上,乃应北方各同志之要求,期于北方党务之进行,有所发展,并非轻与各派讲求妥协”。号召“凡我同志,当及时努力宣传组织,以期团体日固,势力日充。” 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全面陈述了北上的目的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立场。宣言指出:“国民革命的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为此,对外必须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对内实行国家统一,保障人民自由,发展经济文化,改善劳动人民生计。宣言总结了长期的斗争经验,指出实现国民革命的关键在于由人民掌握武力,结束军阀武装割据的局面。 孙中山在宣言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民会议口号,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并建议,在国民会议召集之前,先召集预备会议,决定国民会议的基础条件及召集日期、选举方式等等。预备会议由现代实业团体、商会、教育会、大学、各省学生联合会、工会、农会、共同反对曹吴各军、政党等九种团体派出代表参加。宣言提出,在会议召开之前,必须释放各省政治犯,保障各地方之团体及人民有选举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的自由。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所陈述的政治立场,是他北上与军阀进行斗争的政治纲领。 召开国民会议的政治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7月发表的《第二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正式提出来的。当时正值曹锟发动驱逐黎元洪的政变,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方面为解决时局危机提出许多方案。中国共产党则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即“由负有国民革命使命的国民党,出来号召全国的商会、工会、农会、学生会及其他职业团体,推举多数代表,在适当地点开一次国民会议”。并且指出:“只有国民会议才能代表国民,才能制定宪法,才能建设新政府统一中国。”这个主张的实质就是依靠工农商学各界广大群众来解决国家政治问题。孙中山此时接受了这个主张,表明他进一步认识到革命必须依靠广大群众,也表明了他改变了他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关于国家建设的程序。《北上宣言》发表后,中共中央于11月19日发表了《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不仅重申了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而且提出迅速召开国民会议预备会议等主张,把召开国民会议的政治主张进一步具体化。中国共产党主张召开国民会议是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而采取的一种合法斗争。通过它既能揭露军阀的反动面目,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又能利用军阀政权尚未巩固的有利条件迫使军阀对民众的意志作某些让步,为最后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统治准备自己的力量。 孙中山深知,要实现他的统一与建设中国的理想,必须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了解和支持。因此,他到处演讲,宣传他北上的目的,动员群众起来支持他的主张。11月12日,孙中山出席广州各界欢送会并发表演说。他勉励大家要同心协力地把广东搞好,使之成为一个基础巩固的革命策源地。他要求留在广东的革命同志,团结南方的力量,把业已进行的北伐推进到武汉,以响应他在北方和北洋军阀进行的斗争。 11月13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永丰舰离广州北上。14日抵达香港。同日改乘“春阳丸”赴沪。17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受到各界群众万余人的欢迎。 |

帝国主义的蛮横无理,引起孙中山的极大愤慨。他抵达上海的当天中午,在寓所接见各界人士,对《字林西报》的言论进行严正驳斥。他说,“外人发此言论,不胜骇异。上海为中国领土,吾人为主人,……如租界当局果阻余入租界,则吾人对此不能不有出以断然手段之觉悟。”“中国国民已不能再坐视外国侨民在中国领土内肆其跳梁跋扈也。”隔日,孙中山余怒未息,在和记者谈话时又说:“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是这个领土主人,他们都是客人。主人行使职权,在这个领土之内,想要怎样便可以怎样。”孙中山义正辞严的讲话,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他这种大义凛然的立场,受到国内外进步人民的敬重,也为他的北上增添了不少光辉。
孙中山在上海停留期间,广泛接见各界人士,宣传他北上的主张,他说,北上的任务是“求和平统一,开国民会议”,使全国人民能“在会议席上公开的来解决全国大事”。“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他深知要完成此项任务是艰巨的危险的。但他坚决地表示,他不畏惧,只要全国民众了解,行动起来,就能成功。
11月22日,孙中山乘“上海丸”离沪赴日。23日抵日本长崎,24日抵神户,在日本共停留八天。孙中山在日本期间,先后多次接见新闻记者、中国留学生,并出席了所到各地中国国民党人以及旅日华侨的欢迎会。他在演讲和讲话中,进一步闸述了他的北上任务,首先是“打破列强的侵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取得民族的独立。他谈到国内的不安宁和不统一,主要是军阀听从外国人的话来残害人民。因此,要使中国和平与统一,就“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他认为解决国内问题,“第一步的方法是召开国民会议,由全体国民自动地去解决国事。”这时,孙中山把北上的任务明确为两个方面:(一)召集国民会议,对付军阀;(二)废除不平等条约,对付帝国主义。孙中山根据多年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指出:要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主权,不能“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请他们“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5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