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分几个等级?
具体而言,太监的具体品级有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小太监之分。不同等级的太监官阶也不一样,比方说副统领太监为六品,首领太监为八品使监,不过也有无品级者,计43人。
此外,还有笔帖式太监,这是敬事房才有的太监品级,属八品侍监。应当注意的是,有清一朝,太监的品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方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明定敬事房设五品总管一名、五品太监三名、六品太监二名,此时太监的最高品级是五品。但是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雍正皇帝将总管内务府定位三品衙门,于是敬事房大总管被授予四品官职,副总管授六品官职,随侍等处的首领授七品官职,其他宫殿各处的首领授八品官职。此时,品级最高的太监—敬事房大总管相当于四品官职。
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六月,在对太监实行官阶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加衔制,即规定敬事房正四品大总管为宫殿监督领侍衔,八品首领为侍监衔。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又重新规定太监官职不分正从。到了乾隆朝,乾隆皇帝为了防止太监干预朝政、“以杜僭越”的现象,将太监的官职限定在四品以下,乾隆七年(1742年)十月,定宫中现行则例时规定:“乾隆七年(1742年)十月,定宫中现行则例时规定:“凡宫内等处太监官职,从现今四品为定,再不加至三品、二品以至头品。”从四品太监往下,被授到五品、六品至九品的太监人数也不超过100人。
不过到了清代末期,乾隆皇帝定下来的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规矩被打破。慈禧太后十分宠爱的李莲英还是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时,就可与敬事房的大总管平起平坐了,到了光绪二十年,他又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是个虚衔,但足以可见李莲英当时在后宫中权力之盛。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90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1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7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3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