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包衣和辛者库分别指什么人
在一些清宫剧当中,除了欣赏剧情,很多人也都对剧中的一些细节方面很感兴趣,比如在剧中出现过的两个词“包衣”和“辛者库”。这两个词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用在说明一个人物的出身环境上,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带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歧视的感觉。那么,这两个词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差别呢?
大清一朝,所谓的八旗者,总会让人联想到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他旗人谱儿大,讲究的是身份、排场以及架子。不过有这么一群人却往往被人忽略,这便是“包衣”和“辛者库”。
何为“包衣”,它乃是八旗制度下,世代臣服于帝王贵胄的奴仆团体,主管家务等各种差使。换句话说,“包衣”的身份地位与奴隶差別不大。
奴隶在满语中称之为“阿哈”,其中多是汉人,其中有不少是俘虏、在满清入关之前,“啊哈”就存在,被当做战利品分配给八旗贵族府上。主人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打死“阿哈”真真如同碾死蚂蚁一样,不用担心有什么官司缠身。“啊哈”负责田间劳役,而“包衣”则负责家务工作。
不过需说明一点,“包衣”在征战期间,需要拿起武器,与主人一同作战。皇太极统兵时期,“包衣”作为单独的作战单位,被编入各旗之中。
当镶黄、正黄、正白,所谓上三旗被皇帝掌控之后,三旗中的包衣便成了皇家奴才。“包衣”被编入“包衣牛录”之中,分别由“管领”和“佐领”掌管。
皇太后与皇后每人享有三十个管领,而皇子夫妇则可享有一名管领。其他的管领各自有各自的管理区域,互不干涉,不过越是接近皇帝的,自然架子也就越大,也就越威风。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下令“包衣”组成护军营,以此守卫紫禁城内的不同区域。
在内务府所管辖的包衣旗民中,有一种地位最低的官奴,即“辛者库”。“辛者库”专门从事大内或王公府第的贱役苦差,类如打扫庭院、道路,浆洗衣衫、三伏除草、三九扫雪,运米担面,看守陵墓,牧马放牛等等,连打洗脸水、洗脚水这种事也敢。总之主人家中的大小杂事全部包揽。
“辛者库”当中,除了原有的辛者库世仆之外,也有因罪而入辛者库者。这些人地位低下,从事各种劳作,不过倒是有机会接触到王爷或者皇帝。主人高兴,自己有可能被“抬旗”,这样便可高人一等,更是甚者野鸡变凤凰,一跃上枝头。
乾隆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即《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原型)以及嘉庆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都是出身于内务府包衣辛者库。二人被“抬旗”后,嫁入帝王家,成为皇帝家中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90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1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7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3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