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东汉后期讨董卓的联军分别是哪些人?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2-08-02/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讨伐董卓的有十一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因此,《 ...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讨伐董卓的有十一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因此,《三国演义》里所谓的18路诸侯讨董,纯粹是杜撰。

image.png

  当时的联军也并非集结在一起,而是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当时袁绍、王匡在河内,袁术在南阳,韩馥在邺城,孔伷在颍川,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人驻屯在酸枣。当时虽然这些人共同起兵讨董,但是其实都各怀鬼胎,结果在酸枣举行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

  于是共推臧洪上坛,臧洪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他本来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正是臧洪劝说张超和哥哥张邈一起起兵讨董。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涕泪交流。盟誓首先声讨董卓的罪恶,然后说明讨董义士名单,最后正式盟誓。

  盟誓:凡我同盟,齐心戮力……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这套说辞大家都不陌生,关键我们看看他们发下的毒誓“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意思是说如果违背了盟誓,不得好死,断子绝孙。这个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毒誓了,但是在各怀鬼胎的诸侯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谁知最后这个誓言一一应验。

  张邈、张超兄弟,是当时酸枣会盟的主力,酸枣本就在陈留郡内。张邈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被曹操击败,张邈跟随吕布投奔刘备,全家及弟弟张超都被曹操杀于雍丘。张邈在向袁术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这两兄弟算是不得好死,而且家人都被杀了,后代也没有相关记载。

image.png

  兖州刺史刘岱,在董卓迁往长安之后,因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最终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可以说正是刘岱杀桥瑁,拉开了各路诸侯混战的序幕,从此大家撕破脸皮开始兼并混战。桥瑁被杀挺冤的,不过刘岱也没能蹦跶几天,公元192年青州黄巾进犯,刘岱带兵迎击,结果被黄巾阵斩,也算应了当时盟誓的誓言。刘岱一死,陈宫、鲍信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抵挡黄巾军。

  袁遗的存在感不强,他是袁绍的从兄,讨董结束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前扬州刺史陈温死。袁术率军占了九江,自领扬州,当时袁绍、袁术兄弟不合,袁绍派袁遗领扬州,袁术派兵击破之。袁遗逃到沛国,最终被乱兵所杀,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酸枣会盟之时,各路诸侯气势汹汹,但是因为惧怕董卓,居然没人敢主持会盟,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臧洪是一心想要进击董卓,匡扶汉室的,所以主持了盟誓。由于各怀鬼胎,张邈、张超、刘岱、桥瑁、袁遗等参与盟誓的诸侯们没有出兵进攻董卓,最后却一个一个死于盟友之手,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