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钞的历史由来 交钞的分类
中国金、元、明三代纸币交钞、宝钞的简称。宋代始发行纸币,称交子、钱引及会子;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金初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1)开始发行纸币,称交钞,与钱并行流通。钞面币值分10等,一贯、二贯、三贯 、五贯、十贯5等称为大钞,100、200、300、500、700文5等称为小钞。大定二十九年(1189)后,交钞改为不限年月行用,并大量发行。承安二年(1197),铸造银币承安宝货 ,与交钞相兼用。由于交钞发行不当,币制贬值。
元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不限年月通用,与银并行流转。中统钞币面价值分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 、500文 、一贯文省、二贯文省10等。当时习惯称钞一贯为一两,50贯为一锭,100文为一钱,10文为一分 。至元十一年后逐年增印 ,出现贬值。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许与历代铜钱并用;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钞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宝交钞”字样,每贯当铜钱一千文。十六年以后,公私所积之钞都不能行用。
正式的钞是中国元朝时期由元政府发行并且广泛流通的纸币。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发行过一系列纸币,统称为钞,包括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等,这些均以当时的年号(中统、至元、至正)来命名,其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而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元末元顺帝至正年间发行的至正钞,则因发行过量等原因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元朝纸币的发行量和发行地域均大大超过前代。元政府先后在首都大都和各行省设置了负责管理纸币印造、发行、兑换、检验伪钞、回收昏钞等之机构,其中中央的印钞机构称印造局,负责印造交钞库和定钞库等。
位于波斯的伊儿汗国海合都在1294年曾试着仿效元朝发行印有汉字的钞,试图摆脱财政危机。不过,此举受到了伊儿汗国社会各阶层的激烈反对和普遍抵制,不到两个月即告彻底失败。而海合都本人也随即被杀。
明洪武八年(1375),印造、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钞额面分6种:即一贯、500文、400文、300文、100文。后又加发10文至50文小钞5种。宝钞四周有龙纹花样 ,上面题有“大明通行宝钞”6字 。明宝钞中的一贯钞,票面长一尺 ,宽六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弘治以后,公私收付几乎全部改用银(小交易用钱),钞法无形中废止不行。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