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皇后一共有几个
评剧同其他戏剧一样行当众多,而评剧皇后可以说是对评剧女演员的最高评价了。一般认为京剧皇后代指白玉霜,其实在评剧历史上有三位女演员被称为评剧皇后,分别是刘翠霞、白玉霜和朱宝霞。
刘翠霞
刘翠霞,评剧早期“四大名旦”之一,评剧刘派创始人,是继李金顺之后的一为很有成就的女艺术家,她在继承李金顺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高亢宽广、铿锵淳朴的刘派艺术。1934年在津有“评剧皇后”之称,1936年又被誉为“评剧女皇”,红遍津、京、冀、鲁及东北各地。年三十岁病逝。
刘翠霞是评剧旦角里的女高音,她的丹田气足,唱腔调门高,音程跨度大,曲调紧凑连贯,节奏急切有力,她的高音挺拔悠扬,激越奔放,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她在创演剧目时,不是死搬前辈的艺术,而是先在很好学习之后,根据自身的条件,改为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观众对她的改革很喜欢,在她演出时,观众踊跃叫好。观众的表现,对刘翠霞是一种很好的鼓舞,她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逐渐的刘翠霞有了她自己的演唱风格,形成了刘派。她的艺术在天津生根发芽,她的演唱风格也就代表了天津评剧的大口落子风格。以后天津评剧名角全都或多或少的借鉴和吸收了刘派的艺术。
白玉霜
白玉霜(1907年-1942年8月10日),女,旦角。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之誉,白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1942年8月10日,白玉霜去世,年仅35岁。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富于抒情性,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白玉霜是评剧史上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她的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音色纯正。白玉霜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革新,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她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
她为了细腻的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利用她宽厚甜润的好嗓子,把过去口语化的唱腔,发展成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加强了唱腔旋律,形成了宽厚洪亮,低回婉转,韵味醇厚,传神真挚的白派艺术。她的唱腔平稳中蕴含着激情和力量,给人一种深沉悲怆的感受。在伴奏器乐中加进二胡,在化妆、服装上也有许多创新。
朱宝霞
朱宝霞(1914—1954)又名珠宝霞。天津市人。评剧女演员,工旦行,被誉为评剧皇后。自幼在津从养父朱景贤习评剧,后拜张福堂为师。12岁登台,1935年与朱紫霞组成双霞社赴上海演出。1943年邀京剧武生关砚侬以评、京“两下锅”形式在津首演武侠戏《峨嵋剑侠传》。其在冀东、山东一带颇有影响。代表剧目有《井台会》《翠屏山》《麻疯女》等。30年代中期胜利公司为其录制了唱片(现已收集3出戏的唱片4张)。传人有朱玉霞、朱小霞、小朱宝霞等。
朱嗓音高亢响亮、音色甜美、气力充沛。定A调。早朝唱腔及演唱具有刘(翠霞)派风格。后期由于嗓音变化遂降调改腔。多用中低音区。唱(慢板)字清腔柔;唱(垛板)节奏多变,常采取扩展、紧缩和叠句等方法。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