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评剧革新的代表是哪个流派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4-02/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评剧新派艺术是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合作,在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评剧艺术流派。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 简要介绍 新派艺术的形成,得益于新凤霞在戏曲艺 ...
评剧新派艺术是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合作,在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评剧艺术流派。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

简要介绍

新派艺术的形成,得益于新凤霞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使评剧新派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与传播。

艺术特色

新派艺术以其特有的甜润、委婉、清脆、明亮,深得业内同行认可和观众喜爱,评剧新派的三大特点:鼻腔共鸣、特有的疙瘩腔和吐字归韵。

新派艺术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善于吸收各个剧种的优长,大胆创新,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体现,和音乐工作者一道创出许多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唱腔板式,如:格登调、蜻蜓调、降香调等。这些新板式和新曲调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唱腔艺术,为评剧向大剧种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评剧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代表剧目

新派是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之一。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同时,还有新凤霞早期主演的《春香传》、《乾坤带》、《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

创始人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苏州,天津人。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

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1998年4月12日,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

在中国评剧院时期,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代表人物

新派弟子传人最多。20世纪80年代谷文月、此后刘秀荣,成就不凡屡获殊荣,后者“二度梅”曾出访多国,把评剧艺术传向全世界。后来唐山评剧团“梅花奖”获得者罗慧琴,黑龙江评剧院王向阳头角崭露。另有李红霞,刘淑琴、戴月琴等以及再传弟子张秀云、王丽京等。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