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时期成皋之战过程 成皋之战双方兵力如何 成皋之战的意义是什么(2)
不久,刘邦收编了韩信、张耳的军队,顿时实力大增。于是,汉军一边固守修武,一边与彭越大军联合攻击楚军,一举攻下梁地十余座城池,这样一来,战略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反转,楚军一下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时至九月,项羽率军反攻梁地,亲命大司马曹咎固守成皋,并嘱咐他审时度势,不要轻易与汉军交战,因此,当汉军主动前来挑战时,曹咎按兵不动。奈何刘邦一早洞悉了曹咎急躁的脾气,遂命汉军将士日夜在楚营外叫骂挑衅,一连五六日,终使得曹咎怒不可遏,遂率部渡汜水应战。
然而当楚军半渡之时,汉军发动突袭,楚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曹咎兵败自杀。至此,汉军重新占领成皋,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便是楚汉成皋之战的始末。
成皋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古往今来,许多军事爱好者对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成皋之战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的确,成皋之战规模巨大,持续时间达两年之久,为古代军事史上所罕见,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成皋之战的意义究竟为何呢?
成皋之战的意义
首先,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疲敌制胜、后发制人的经典战例。在交战双方都投入重大兵力的前提下,刘邦充分运用政治手腕和军事韬略,技高一筹,大败楚军,赢得了此战的最终胜利,如此宝贵的战斗经验,当为后人所效仿学习。
大战之初,在遭遇彭城惨败的情况下,刘邦率部出逃,而后重整旗鼓,采用正面相持、两翼进攻的战术对楚军实行多次袭扰,分散敌人主力,以达到迟滞敌军的目的。同时,在战略上争取主动,积极争取敌方将领为己方所用,最终变被动为主动,对楚军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高祖刘邦不拘一格,后发制人,采用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军事谋略,为后世兵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参考史料,这不得不说是成皋之战的重要意义之一。
除此之外,成皋之战的意义还在于,它是楚汉战争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仗。经此一战,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逆转,项羽的败局已无可挽回。
不久之后,汉军在垓下合围楚军。四面楚歌中,项羽眼看大势已去,悲愤自刎于乌江水畔。次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了强大的西汉王朝,中原大地重新得到了统一,中国历史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必然吗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军事历史/阅读:5706 -
AD2011-AD2017 叙利亚战争起因 叙利亚战争双方损失
军事历史/阅读:3877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