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16/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其二,国民党没有严密的后勤体系,由于后勤供给的缺陷限制了战略计划的制定,例如淮海战役初期,其物资补给几乎瘫痪,只能彻底依靠铁路,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必须完全沿铁路固守。 其三,国民军的指挥系统十分 ...

其二,国民党没有严密的后勤体系,由于后勤供给的缺陷限制了战略计划的制定,例如淮海战役初期,其物资补给几乎瘫痪,只能彻底依靠铁路,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必须完全沿铁路固守。

其三,国民军的指挥系统十分混乱,领导阶层内部心怀鬼胎,指挥员能力不足。起初国民党内部有人提议使“小诸葛”白崇禧来指挥淮海战役,但是蒋介石唯恐其手中掌权过大,于是令自己放心可靠的刘峙来当总指挥,但是他没有指挥如此大战役的能力,导致兵心不服顺,蒋介石甚至还逾级指挥,极其混乱。

第四,国民党的情报系统不够完善,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他们只能被共产党牵着鼻子走,还在关键时刻因为内部的共产卧底临阵倒戈,带来惨重损失。

总而言之,强大的国民军在淮海战役中败给了处于弱势的解放军,是其内部指挥不当、丧失民心等等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著名战役淮海战役地点在哪

淮海战役的规模很大,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60万人。因此,它的战场也很大,主要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淮海战役地图

淮海战役地图

因为之前中共方面攻下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济南,挫败了对方的重点防御计划。就像国外媒体评论的,自此以后,中共已经占据了对战争的自主权。因此,淮海战役是由中共方面策划和部署的,而战役地点期初也是由他们的选择。

粟裕是最早提出淮海战役建议的人,在他的设想里,战场只限于两淮和海州地区,也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淮安市到连云港市。两者是临近的两座城市,可见在最早的设想里战场是并不大的,所以被称为“小淮海”。

可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在战前中央军委商讨后的计划中,淮海战役的规模就已经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方面的部署,他们把优势兵力集中在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线两侧进行战略防御。于是中共也把战役的中心计划在了徐州,从最开始的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变成了围攻徐州。因为要实现围攻,解放军就需要从四面八方地推进,所以战场越拉越大。

战役爆发后,国民党又往战场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之后国军又因为战场失利而选择突围,使得主要战场也不断发生变化。正如毛泽东后来说的,淮海战役就是一锅夹生饭,本来计划并不成熟,是一步步完成的。战役如此,战场也是。

有关淮海战役背景都有哪些

淮海战役前期,1948年下半年起,国民军日益在大陆失去战略优势,形势上逐渐处于不利地位,八月份,国民党召开会议制定了战略应对方针,主张稳定东北地区,巩固华北一带,而在西北部则阻匪扩张,然而在华东华中地区便全力以赴加强进剿。至此以后,国军主张防御,重兵坚守,编排了重兵集团,形成对共军应战策略。

战前态势

战前态势

而中共方面,于九月份展开了西柏坡政治会议,制定了逐渐由游击战转变为正规对抗的作战形式,并定下了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旅,五年时间全面剿灭反动势力的任务目标。

九月中旬,中国刚发动了济南战争,这作为我军第一次攻克国民军重点防守地区,济南的失守意味着国民军该战略计划的失败。在此次战役中,蒋介石集结了徐州地区的多个主力兵团北上解围,但仍旧难以抵抗强大的华野军的阻援,三个兵团共十七万人在阻援部队面前原地徘徊,寸步难移,直到济南被攻破也仍旧未能集结完毕。

在这场济南战役中,解放军一共剿灭国军两万余人,俘虏六万余人,其中有将领23人,期间起义不断,缴获枪支弹药无数。随着济南的攻克,山东境内各地的据守国军也先后弃城,只留下极少数的几个据点,至此以后,中共势力之焰难以抵挡,南下作战已无负担。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