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者“江南老名士”沈德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12-18/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清代名士袁枚曾说:古来诗人受遇之隆者,未如沈归愚尚书也。这位沈归愚尚书被乾隆帝称为江南老名士,老说明其排辈资历之高,名士,说明其朝野声望之大。皇帝亲自过问并尊称,古来少见。这位沈归愚,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碻 ...
清代名士袁枚曾说:“古来诗人受遇之隆者,未如沈归愚尚书也。”这位“沈归愚尚书”被乾隆帝称为“江南老名士”,“老”说明其排辈资历之高,“名士”,说明其朝野声望之大。皇帝亲自过问并尊称,古来少见。这位沈归愚,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长洲(今苏州)人,在文学上主张“格调论”,代表作品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收入《沈归愚诗文全集》。沈德潜早年家贫,但读书习文不懈,尤擅长作诗,跟随诗论家叶燮学诗,小有名气。其诗作多温柔敦厚之风,对“唐音”推崇备至,对诗歌创作的美学要求颇有见解。入仕之后作品转而歌功颂德。后来《清史稿》评价他“自成宗派”。
沈德潜颇有才华,但科举仕途却屡屡受挫,乾隆四年(1739年)终于考中进士。三年之后进行授职考试,乾隆帝亲临考场视察,因为乾隆早年机缘巧合阅读过沈老的诗作,在考场上询问谁是沈德潜,称沈老为“江南老名士”。沈德潜也因此被任为翰林院编修,此后乾隆皇帝常常召见与沈德潜相互唱和,此时沈德潜已经年近古稀,乾隆不过三十,却与沈老互为文友,也算是一段君臣佳话。不过据说许多乾隆帝署名的诗作实际上出自沈德潜之手,这在学界有许多人进行了考证。
沈德潜作品书影
沈德潜后来担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等,其中当然少不了乾隆的提拔。乾隆十四年,沈老因年事已高要求告老还乡,之前沈德潜已经表达过告老之意,乾隆舍不得放他走,再强留也不好意思。乾隆说:“朕於德潜,以诗始,以诗终。”并且允许沈德潜以原本官品退休,沈德潜每有新作品问世,乾隆都下令“寄京呈览”,简直成了沈德潜的铁杆“粉丝”。文集问世之后,乾隆皇帝“亲为制序”,还称赞沈老的诗作可以与高启、王士祯这样明清一流的大诗人比肩。沈德潜致仕后虽然身离朝堂,乾隆对他的恩宠却愈加隆重,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特意召见沈老,加封礼部尚书衔,所以后世尊称之“沈尚书”。
沈德潜故居
沈德潜九十七岁高龄去世,乾隆帝赠予太子太师之衔,这是中国古代文官所能享受的最高荣誉头衔。不过沈老身后却因生前为一部暗含反意的诗集作序褒奖而引起乾隆帝震怒,“夺德潜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 。不过到乾隆四十四年,乾隆御制怀旧诗时,仍将沈德潜名列五词臣之中,也算念在沈老的诗文才华和君臣早年情分吧。
参考材料:
赵尔巽等:《清史稿》
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
朱红:《沈德潜传》
常振国,绛云编著:《历代诗话论作家》
个人简介: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长,季我努学社自媒体主编,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采访与资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抗战金融史。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长洲(今苏州)人,在文学上主张“格调论”,代表作品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收入《沈归愚诗文全集》。沈德潜早年家贫,但读书习文不懈,尤擅长作诗,跟随诗论家叶燮学诗,小有名气。其诗作多温柔敦厚之风,对“唐音”推崇备至,对诗歌创作的美学要求颇有见解。入仕之后作品转而歌功颂德。后来《清史稿》评价他“自成宗派”。
沈德潜颇有才华,但科举仕途却屡屡受挫,乾隆四年(1739年)终于考中进士。三年之后进行授职考试,乾隆帝亲临考场视察,因为乾隆早年机缘巧合阅读过沈老的诗作,在考场上询问谁是沈德潜,称沈老为“江南老名士”。沈德潜也因此被任为翰林院编修,此后乾隆皇帝常常召见与沈德潜相互唱和,此时沈德潜已经年近古稀,乾隆不过三十,却与沈老互为文友,也算是一段君臣佳话。不过据说许多乾隆帝署名的诗作实际上出自沈德潜之手,这在学界有许多人进行了考证。

沈德潜作品书影
沈德潜后来担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等,其中当然少不了乾隆的提拔。乾隆十四年,沈老因年事已高要求告老还乡,之前沈德潜已经表达过告老之意,乾隆舍不得放他走,再强留也不好意思。乾隆说:“朕於德潜,以诗始,以诗终。”并且允许沈德潜以原本官品退休,沈德潜每有新作品问世,乾隆都下令“寄京呈览”,简直成了沈德潜的铁杆“粉丝”。文集问世之后,乾隆皇帝“亲为制序”,还称赞沈老的诗作可以与高启、王士祯这样明清一流的大诗人比肩。沈德潜致仕后虽然身离朝堂,乾隆对他的恩宠却愈加隆重,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特意召见沈老,加封礼部尚书衔,所以后世尊称之“沈尚书”。

沈德潜故居
沈德潜九十七岁高龄去世,乾隆帝赠予太子太师之衔,这是中国古代文官所能享受的最高荣誉头衔。不过沈老身后却因生前为一部暗含反意的诗集作序褒奖而引起乾隆帝震怒,“夺德潜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 。不过到乾隆四十四年,乾隆御制怀旧诗时,仍将沈德潜名列五词臣之中,也算念在沈老的诗文才华和君臣早年情分吧。
参考材料:
赵尔巽等:《清史稿》
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
朱红:《沈德潜传》
常振国,绛云编著:《历代诗话论作家》
个人简介: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长,季我努学社自媒体主编,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采访与资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抗战金融史。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42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3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81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5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84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