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南朝梁白马将军:陈庆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06/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乱世出英雄,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大乱世,乱得惊心动魄,乱得不同凡响,乱得有滋有味,当然也就乱得英雄辈出。将神陈庆之就是其中佼佼者,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每次都是与兵力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已方的敌军对阵周旋并能出奇制胜,曾经创造了以三千人对阵一 ...
乱世出英雄,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大乱世,乱得惊心动魄,乱得不同凡响,乱得有滋有味,当然也就乱得英雄辈出。将神陈庆之就是其中佼佼者,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每次都是与兵力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已方的敌军对阵周旋并能出奇制胜,曾经创造了以三千人对阵一万人镇守的虎牢关、却仅以三天攻破的军事奇迹。陈庆之晚年最后一战,梁武帝萧衍听闻老将子云仅有万余人对阵叛军七万多人,火速点兵三万正欲驰援,结果大部队还未出城门,就见一骑飞马传捷报。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大将。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字子云,出身平凡。幼时随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入建康,任奉朝请。大通初,隶领军曹众宗北伐涡阳(今安徽蒙城),破魏军十五万人。北魏内乱,陈庆之受命护送南投的北海王颢北还。其部仅七千人,自发县(今安徽宿州西南),至于洛阳,凡四十旬,共取城三十二,经四十七战,每战必胜。后因兵少无援,所部丧亡殆尽,换装为僧,得还建康,创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他被人们被誉为“白袍战神”。
    正史中很少提及陈庆之的出身家世,在梁武帝赐他的诏书中提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由此判断陈庆之应该是出身寒门的庶族。众所周知,在南北朝时期,世俗对于门第出身是非常重视的,这种情况直到唐朝以后才有所改善。因此作为庶族出身的陈庆之,只有比那些高门望族的子弟建立更多的功勋,才能获得少得可怜的回报。当然这可怜的回报还要依赖梁武帝对他的特别恩宠。
    陈庆之自幼便随从萧衍,当时萧衍还没有起兵反齐,陈庆之在萧衍府中的身份只是一个小书童。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的和人对弈。他的那些棋友们即使有心讨好萧衍,无奈心有余而力不从,陪到自己筋疲力竭,也不能让萧衍尽兴。唯独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彻夜不眠仍然奉陪。因此,萧衍对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棋友格外喜欢。
    公元502年,萧衍入主建康(今南京),登上了南朝皇帝的宝座,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自然要任命自己的亲信入朝为官。当时年仅18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但是对于年纪轻轻,又没有显赫家世和过人功勋的陈庆之来说,这已经是破格的殊荣了。这倒并不是因为萧衍当时看中陈庆之过人的能力,只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罢了。因为如果萧衍真的看中陈庆之的才华,就不会在此后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不委派给他实际的重要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书这个官职是晋朝设立的,隶属于中书省,最初由武官担任,南朝宋时改为文职。所以在萧衍登基的时候,是把陈庆之作为文人看待的。而据《梁书》记载,陈庆之“射不穿札,马非所便”,也说明他在勇力方面虽然不至于无缚鸡之力,但是也绝不是勇冠三军,万夫不敌的猛将,这也是他和其他那些流芳千古的名将最大的差别。
    担任主书后的陈庆之,并没有安于享乐(虽然只是从七品小官,但是对于没有门第背景的人来说,已经是显要门庭了),而是不断结交有志之士,冷静地观察时局政事,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他41岁这年,萧衍终于给了陈庆之显露军事天赋的机会。
中年初阵
    南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失败,困守彭城。由于觉察到大势已去,所以元法僧投降南梁,并将徐州拱手送给萧衍。徐州对于南朝北伐具有无比重要的战略意义,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美事,萧衍自然高兴。于是,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威武将军,带兵去接应元法僧。这次接应行动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恐怕这也是萧衍给这个年过四十的昔日棋友一次表现的机会。总之陈庆之很顺利的把元法僧接应回来后,即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
    
    可是徐州此时还并没有真正落到南梁手中,当务之急是尽快接收徐州的统治权。所以萧衍马上派自己的儿子豫章王萧综前去接管徐州,并且派陈庆之带领两千人马随萧综大军入徐州。
    前边讲过,徐州对于割据南北的梁魏重要的战略意义。北魏当然不允许徐州落入南梁之手,立刻调集元延明、元彧率领两万人马阻截萧综。元延明派遣手下别将丘大千修筑堡垒阻挡梁军前进,梁军陷入非常不利的局势之中。然而陈庆之这位从来没有指挥过大型战役的新手将军,似乎并没有把魏军放在眼里,以硬碰硬的手法用两千人马硬撼敌阵。战斗一开始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倒下的并非处于劣势的梁军,而是占有优势兵力和地形的魏军。梁书中用“进薄其垒,一鼓便溃”这八个字记述了陈庆之以摧枯拉朽的攻势撕破敌人的防线。虽然首战告捷,但是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变故。问题出在南梁大军主帅萧综身上,他居然在一天夜里,扔下整个大军,只身一人投降了魏军。因此梁军发生混乱,魏军趁乱攻击,梁军损失惨重。只有陈庆之率领本部人马突围。虽然这次战斗最后收场得很窝囊,但是陈庆之无疑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第二年(公元526年),此时的北魏由于胡太后专权,引发了一系列内部动乱。这对于南梁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南梁派安西将军元树进攻寿春,由陈庆之随同并负责军事上的指挥。此战南梁大获全胜,取得寿阳等五十二座北魏的城池。为了表彰陈庆之在寿春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萧衍赐封他为关中侯。经过这次战役,陈庆之已经成长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将军。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