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为秦国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要求出发。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舞台上非常活跃,其思想和活动对当时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张仪,无疑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佼佼者。就张仪的一生来说,为秦国纵横捭阖,推动了秦国的崛起。不过,为秦国奔走半生的张仪,晚年却被秦武王驱逐,也即没能一直留在秦国。
一
首先,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对于张仪来说,虽然是魏国人,不过,张仪并没能获得魏国,或者其他山东六国的重用。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相对于山东六国,秦国无疑给了张仪一个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自此之后,张仪长期为秦国效力。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攻打并占领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文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文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张仪的这一番操作,不仅让秦国获得了城池上的实际好处,也让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得到加深。在此基础上,山东六国针对秦国的合纵,自然会因此分崩离析。于是,秦惠文王就任命张仪为相(古代官名),位居百官之首,这促使张仪成为商鞅之后的又一位重臣。
二
公元前32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相国在啮桑(地名)会盟。公元前322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不过,魏惠王作为曾经的中原霸主,显然不愿意完全倒向秦国,所以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对此,秦惠文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文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惠文王的知遇之恩,让张仪感激不尽,促使他愿意为了秦国的利益,从而在山东六国之中奔走。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张仪又劝说魏襄王,魏襄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交战,魏国战败。公元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于是,在张仪的游说,以及秦国大军的压力之下,魏国宣布退出合纵,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在战国时期,山东六国为了遏制秦国的扩张,组成了合纵。其中,就张仪的老同学苏秦,无疑是合纵的倡导者。而就张仪来说,为了秦国的利益,自然需要不断拆散针对秦国的合纵。
三
同时,除了在战国七雄之中反复周旋,张仪还具有领兵作战的能力,也即是比较全面的人才。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司马错救援苴国和巴国,趁机吞并了蜀国。张仪贪图巴国和苴国的富饶,又攻取了巴国,擒获了巴国君主,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将三郡土地分为三十一县。并在江州筑城。在吞并蜀国、巴国之后,张仪最重要的成就,应该就是戏耍楚怀王了。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在被张仪欺骗之后,楚怀王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非常愤怒。于是,楚怀王发兵攻打秦国,也即准备让秦国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过,在丹阳之战中,楚怀王派出的大军被秦国将领魏章击败。丹阳之战后,楚怀王召集楚国的全部兵马,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的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最后,不过,为秦国立下大功的张仪,却没能一直留在秦国。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游说山东六国之后,张仪返回秦国报告,还没走到咸阳的时候,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对于秦武王这位君主,在当太子的时候就被喜欢张仪,于是,在正式成为秦国君主之后,秦武王毫不犹豫的驱逐了张仪,将张仪赶回了魏国。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武王之所以赶走张仪,并不只是个人喜欢上的问题,而是因为张仪长期忽悠山东六国,为秦国谋取利益,这导致张仪在山东六国君主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信用可言了。
在此基础上,秦武王即便继续重用张仪,也很难让这位纵横家再次发光发热。比如秦武王再次将张仪派到楚国等诸侯国的话,楚怀王显然不会再上张仪的当了。所以,秦武王选择了卸磨杀驴,也即驱逐了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张仪。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张仪最终在魏国病逝,因为张仪本身就是魏国人,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可以称得上落叶归根了。总的来说,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而张仪坚持连横。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显然还是张仪的连横取得了胜利,特别是秦国后来实行的远交近攻策略,也可以视为一种连横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41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3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80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5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84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