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温庭筠简介_温庭筠的仕途生涯_温庭筠的作品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8-08-23/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温庭筠,唐朝后期诗人,曾当过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他原名温岐,字飞卿,并州人(在今山西)。他从小聪明好学,善于弹琴和吹笛子,曾苦心学文,才思敏捷,上万字的文章一气呵成,尤其擅长律诗。他每次考试从不打草稿,只把手叉在袖子里,每韵一诗,吟一次 ...
温庭筠,唐朝后期诗人,曾当过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他原名温岐,字飞卿,并州人(在今山西)。他从小聪明好学,善于弹琴和吹笛子,曾苦心学文,才思敏捷,上万字的文章一气呵成,尤其擅长律诗。他每次考试从不打草稿,只把手叉在袖子里,每韵一诗,吟一次就成了,考生们叫他“温八吟”。又说他八次叉手,八个韵部的八首诗就做出来了,所以又叫他“温八叉”。

这样的奇才,偏偏几次考进士落榜,只在京兆府参试中在副榜得个贡生,连省试也未能参加。原因在于,温庭筠恃才不羁,又好讥讽权贵,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所以长期被压抑,一辈子不得志。

温庭筠简介_温庭筠的仕途生涯_温庭筠的作品

温庭筠才华横溢,却不守考场规矩,喜欢帮助别人作弊。唐宣宗年间,宏辞科目考试,温庭筠因代人作赋扰乱科场被贬。到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温庭筠又去应试。主考官沈询为严防温庭筠作弊,将他的座位安排在帘前,温庭筠因此大闹科场,扰乱了秩序。温庭筠这次考试当然又没能上榜。

温庭筠曾在相国令狐绹的书馆出入,如果他识趣一点,应有机会得到相国的引荐。当时,唐宣宗喜欢《菩萨蛮》曲调,令狐绹让温庭筠按这个曲调填词,作为自己的杰作敬献给皇上,叮嘱他不要外泄真相。温庭筠偏“不识抬举”,到处宣扬,弄得令狐绹相当狼狈。

又有一次,唐宣宗写诗,想不出该如何对仗“金步摇”,温庭筠用“玉条脱”相对,宣宗很高兴,赏赐了温庭筠。令狐绹不知“玉条脱”典出何处,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不客气地教训他说:“相国应多看点古书。”温庭筠还在外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讽刺令狐绹无才无学识。

温庭筠不懂官场的潜规则,又不屑奉承拍马,甚至言出讥讽。令狐绹怀恨在心,就上奏皇帝说温庭筠有才无行,不可大用,绝了温庭筠的晋升之路。

温庭筠简介_温庭筠的仕途生涯_温庭筠的作品

传说温庭筠曾在长安旅馆与微服私访的皇帝唐宣宗相遇,他傲气十足地问唐宣宗:“先生不是司马、长史之流吧?”又问,“你或者是六参、主簿、县尉之类吧?”皇帝不高兴地说:“都不是。”温庭筠如此轻狂不拘,当然不会给皇帝留下好印象。

后来,温庭筠虽然诗名昭著,但官场上怀才不遇,让他郁闷不已,便更加饮酒放浪。他有一次喝醉了,在小街曲巷中,竟被巡夜的兵丁打落牙齿,上诉也不被受理,名声更加狼藉。

温庭筠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诗风清丽,如《商山早行》,是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其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和霜六种意象并列,不用一个动词,非常形象精炼,因而脍炙人口。

温庭筠的词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是中国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是“花间派”的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词艺术技巧高,蕴藉含蓄、情深意远,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他善于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情思,描写细腻,但过于柔弱浓艳。词存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诗集》及《金奁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