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3/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时常被后世批评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条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如果从他身为一代帝王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就是一次统一思想文化的运动,是对帝国统治有利的事情。 秦始皇画像 秦国统一六国之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时常被后世批评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条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如果从他身为一代帝王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就是一次统一思想文化的运动,是对帝国统治有利的事情。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画像

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是纷扰混乱的春秋战国,而在这乱世却迸发出最为强烈的思想火花,也就是先秦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中,流传最广泛、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

现在看来,他们为中国创造了最灿烂的思想文明,使中国得以与同时期的希腊文明媲美。但是对于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而言,百家相争是混乱,是隐患。虽然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因为他要消除隐患,加强专制的思想统治。

焚书在前,坑儒在后,焚的是除医药、卜筮、农业有关之外的所有书,坑的其实也不是表面上的儒士,而是方士。焚书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改革者,统一中国、废分封设郡县、中央集权等等措施都是他首创,而那些书尤其是儒家书籍最大的特点就是师古,就是崇尚上古或者西周,此外大多和法家相悖,这样的思想对于运用法家思想的秦朝而言是危险的。而坑儒是因为,这些方士欺骗他可以寻仙访药让他长生不老,而秦始皇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后一无所得所以恼羞成怒,而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方士也学儒家或者穿儒士的服装所以被认为是儒士。

毛泽东对此的评价是“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可见他赞成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墓的图片

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网上关于秦始皇墓图片基本上都是照片,主要有三类,有关考古的照片、出土文物的照片、旅游景观的照片。

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帝王陵寝,在全国都排的上号,不论是里面的陵寝布局、建筑工程、陪葬文物等等都非常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自从它被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就一直在对其进行保护和挖掘,所以网上有许多皇陵的考古照片,有考古现场的照片,也有考古工作的照片。除了照片,其实还有未挖掘部分的想象图,这是因为考古工作者为了保护秦始皇陵不敢轻易对其挖掘,但通过遥感等技术以对未挖掘部分有所了解。

秦始皇陵有六百多个陪葬墓或者坑,可见它就是一个地下宝藏,有着金银珠宝无数。虽然现在还没有挖掘完成,但出土的文物就已经震惊全世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兵马俑,被称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他还有许多青铜兵器。因此,这些珍贵文物的照片也在网上疯狂地流传。

秦始皇陵除了是文化遗产外,它也是一处旅游景点,是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尤其是兵马俑的出土,让国内外全世界的游客趋之若鹜。那里早已成为西安旅游必去的景点,甚至是国外游客来华必看。因此,旅游的照片是网上关于秦始皇墓图片中最多的一类,即使是没有亲身去过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照片领略皇陵的壮美。

人物秦始皇厉害吗

秦始皇,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庄襄王的儿子,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出生。秦始皇继承父亲的王位时,只有十三岁。花费了二十六年的时间当上了皇帝。秦始皇是历史上出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战略家。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实现了华夏民族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

秦始皇

秦始皇有勇有谋。他消灭了六国,海内皆被收服,把中国向大一统的时代推进,建立了封建主义家,建立了时代新局面。

在国家政治方面,建立了皇帝制度,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为中国后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管理模式。执政期间,国家文化发达。下达了统一文字的命令,为五十六个民族逐渐融合提供了基础。到今天,中国上书写的文字都是统一的。经济繁荣,统一货币,车同轨,促进商业大发展;经济上的富足,给秦始皇建筑大量宫殿提供了保障,及其奢华富丽阿房宫殿就是当时经济繁荣的最好证明。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