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清代诗人赵翼当年中了状元为何又被降为探花?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11-26/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赵翼是清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虽然仕途没有顺风顺水,但仍能名流千古。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翼曾差点中了状元,但在阴差阳错中屈居探花,赵翼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转折。 赵翼 早年赵翼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曾五次会试都落第了,乾隆二十一年他有幸被 ...
赵翼是清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虽然仕途没有顺风顺水,但仍能名流千古。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翼曾差点中了状元,但在阴差阳错中屈居探花,赵翼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转折。
    
    赵翼
    早年赵翼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曾五次会试都落第了,乾隆二十一年他有幸被选调到了军机处上班,担任军机章京,令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一身份让他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受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赵翼已经三十六岁了,他在这次恩科考试中获得了第一的成绩,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进贡,本来状元是稳了,但是乾隆皇帝在钦点状元时,却将他与王杰的试卷对调了一下,结果本为探花的王杰夺得了状元,而赵翼却只中个探花。为什么赵翼会丢了状元呢?这其实与当时的科举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赵翼书法对联
    就在前一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状元和榜眼分别被毕沅和诸重光夺得,这在当时引发了人们的纷纷议论,有的人认为二人皆为军机章京出身,因此能够在殿试中取得好成绩与阅卷的军机大臣偏袒有关。过了不久又发生了御史眭朝栋上疏建言被杀一事,这让原本饱受非议的军机处更是处在了风口浪尖上,许多军机处大臣再也不敢上疏言事了。赵翼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参加了恩科考试,当时皇帝钦定的9位殿试读卷官中有两位军机处大臣刘统勋和刘纶,其中刘纶是赵翼的老乡,私交甚好。据记载赵翼为了避嫌,曾故意改变自己的字体,让二刘认不出他的卷子,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地评卷,但“事与愿违”,最终赵翼在这次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赵翼与其相关作品
    乾隆皇帝之所以将二人名次调换,主要出于几个原因:其一便是赵翼的军机章京的出身以及与二刘的关系,这让乾隆皇帝对赵翼的成绩生疑。其二是为了均衡地区差距,清朝科举取士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状元往往被江浙一代的文人所得,因此乾隆皇帝试图平衡这一文化差距。在恩科考试中,第一名的赵翼为江苏人,第二名为浙江人,只有第三名王杰为陕西人,而且前两位又都是内阁中书,因此乾隆皇帝通过人工调整的方式来稳定全国局势。其三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乾隆时期陕西的局势不稳定,因此如果陕西人王杰成了状元,对朝廷拉拢当地的精英分子是有帮助的。总而言之,赵翼丢了状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寓意,成为皇帝巩固其统治基础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钱璱之:《赵云松“状元”变“探花”》,《江苏地方志》1996年第3期。
    伏涛:《从赵翼的场屋经历管窥清代科举制》,《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8卷第2期。
    眭达明:《赵翼是如何“丢掉”状元的》,《春秋》2016年第3期。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