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汉寿亭侯”是个什么官职?关羽为何对这个官职情有独钟?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22/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据《三国志》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 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贵为五虎上将之首,却独独重视曹操封的爵位 众所周知,三国三绝中的义绝指的便是 ...
据《三国志》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 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贵为五虎上将之首,却独独重视曹操封的爵位
    众所周知,三国三绝中的义绝指的便是关羽。关羽为人不仅义薄云天,且忠义无双。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关公更是有绝世武功和过人胆子的名将,为世人所景仰。
    

    关羽即使被迫降曹时,他也依旧惦记着刘皇叔,更是不忘匡扶汉室。种种皆可见,关羽对于刘皇叔是忠心不二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关羽的自称。
    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离开曹营之后,他一直都是以曹操封号的汉寿亭侯自居。尤其是在过五关斩六将时,他且都自称“汉寿亭侯关某”,那么为何他会将曹操给封的爵位看的这般重要呢?
    汉寿亭侯并不是官职名,而且一个是爵位名。若是将''汉寿亭侯''拆开,便是''汉''和''寿亭侯''。''汉''指的是汉朝,''寿亭侯''则是侯的名称。
    事实上,东汉的侯制与西汉一般无二,只不过是侯国的规模变小了而已。大的侯国不过四县、小的更是只有一亭。
    东汉末年时,曹操更是在列侯和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有十七级,关外侯有十六级,五大夫侯则是十五级。并且是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来赐封的,受爵者根本无从收取租税,不过一是个名誉称号罢了。
    因此,曹操加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
    据《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其意为在列侯中食禄于县、乡、亭者称为县候、乡侯、亭侯。”
    前面已经说了,在三国时期,因为战乱,所以所封的爵位,往往都只是一个虚名,并无封国。而关羽受封的汉寿亭侯,更是爵位中最一级彻候中的最低等候——亭侯。如此来看,这个爵位并不是很有实际意义了。
    那么曹操为何会封关羽这个爵位,关羽明知只是虚名,却为何如此重视呢?
    曹操为何封侯
    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有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从这段记载中可见,曹操之所以将关羽封侯,是对关羽在官渡之战中做出的特殊贡献一种认可。
    我们都知道,关羽是在官渡之战前夕投降的曹操,而曹操先是提拔他做偏将军,这个职位相当于副军长,尽管如此,这也并不构成封爵的条件。
    

    要知道,尽管有的人当了征西将军、车骑将军,但却始终没有侯爵,因为,职位和爵位是两回事,无法混为一谈。
    若不是关羽后来参加了白马之战,并亲斩颜良,夺得了官渡对战以来的首场大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恐怕曹操也不会破例为关羽封侯,虽然只是一个亭侯,侯爵中的第三等。
    汉朝时期,想要不依靠血缘宗族得到爵位是十分困难的,想要通过军功获封更是非常难。按照汉朝制度,军中的侯爵从小到大依次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
    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终其一生都没有封侯;霍去病出生入死才得以获封关内侯;而曹操的祖父曹腾,也不过是汉桓帝时获封了一个费亭侯。
    爵位虽低,却是“正统”
    由此可见,武将是非常难以获得爵位的,乡侯和县侯更是需要得到皇帝的极大赏识才能拥有。如此来看,关羽获得的亭侯,其实爵位不算低了。
    而且这与张飞、赵云、黄忠等人不一样,他们的爵位是由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所册封的。严格意义来说,不能说是正统承认的,而关羽的爵位则是在朝廷那里有记载的。
    凭战功赢来的,东汉中央给的正牌侯爵,这样一看,份量实在是不轻。在刘备营帐中,除关羽之外,从朝廷手中有侯爵的也不过是刘备和马超等少数人,可谓是弥足珍贵了。
    关羽随投奔刘备,但素来以汉臣自居,可见其政治立场是十分鲜明的。他对朝廷封的汉寿亭侯很重视,而对刘备给前将军却不以为然就看的出来了。
    关羽始终以汉寿亭侯自称,一是体现了他的骄人过往,二则是他政治立场的坚定。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