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8-09-29/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刘禅,孙皓,两个都是三国时期的皇帝,刘禅作为蜀后主,孙皓作为吴末帝,同样都是末代君主,最终又都一样投降了魏国,但是,魏国在对这两位皇帝封爵的的时候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孙皓却被封为归命侯,一个是公一个是侯,这中间的身份地 ...

刘禅,孙皓,两个都是三国时期的皇帝,刘禅作为蜀后主,孙皓作为吴末帝,同样都是末代君主,最终又都一样投降了魏国,但是,魏国在对这两位皇帝封爵的的时候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孙皓却被封为“归命侯”,一个是公一个是侯,这中间的身份地位的差别是非常大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封?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刘禅封爵安乐公,孙皓为归命侯,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法统角度,刘禅比孙皓正统(2)民心角度,刘禅比孙皓仁慈(3)战争角度,蜀汉抵抗比东吴顽抗

1.先说法统角度。刘禅法统比孙皓要正当,或者说三国中蜀汉比孙吴要正当。

三国时代虽然都自称皇帝,但这几个皇帝的法统来源是有主次的。曹魏就不说了,单比较曹魏眼中的蜀汉和东吴。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刘禅是蜀汉,蜀汉是在汉朝灭亡时,以汉朝宗室的身份继承。虽然曹魏是不认可这个正统的(曹魏宣称汉朝的法统已经由汉献帝禅让给曹丕了),但毕竟作为汉室,在民间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对于曹魏来说,蜀汉属于曹魏建立时不肯顺从天命,反而继续延续前朝旗号的敌国,有一定对等性。

而孙权则不同。孙权本来是汉朝的诸侯,到曹丕称帝时,他是向曹丕称臣,并被封为吴王。这以后,才与曹魏决裂,并在229年自己称帝。因此站在曹魏角度,东吴其实是本国的诸侯王叛乱自立。档次比蜀汉这种从未称臣的敌对国,自然要低一层。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2.再说民心角度,刘禅比孙皓仁慈。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刘禅统治下的蜀汉,朝廷秩序远远超过曹魏和孙吴两国,政治斗争很少流血死人。刘禅本人能当42年皇帝,其实很善于把控属下。蜀汉在后期的凋敝,主要是连年用兵造成损耗,刘禅本人的罪过不大。刘禅做的错事,也无非是信用宦官,或者贪图酒色而已。民间对刘禅其实还是比较认可的。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而孙皓则是三国11皇帝中最可怕的暴君,杀人如麻,杀功臣,杀属下,杀士兵,杀百姓,横征暴敛。这样的人给个归命侯已经不错了。

3.最后说战争角度,蜀汉的抵抗更激烈,因此刘禅的投降对曹魏更有价值。

论三国的国力,东吴是远胜蜀汉的。以灭亡前的数据,东吴是民众230万,军队23万,而蜀汉是民众94万,军队10万。但是从战争烈度,蜀汉却远比东吴强。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蜀军面对18万魏军,先后在汉中、沓中桥头等地抵抗,后来姜维主力扼守剑阁,挡住钟会主力。若非邓艾偷渡阴平,击溃诸葛瞻军,蜀地恐怕难以平定。刘禅投降时,蜀汉还有姜维军团的主力四五万人,以及南中、东部军队。其中姜维在刘禅投降后还企图勾结钟会反魏起兵,而东部将领罗宪后来带着二千人守永安,挡住了东吴陆抗三万大军。可以说,蜀军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而刘禅的投降也显得更加珍贵,为曹魏减少了不少伤亡和波折。

相对来说,东吴的灭亡可以说是一泻千里。魏军20多万人兵分六路,每一路都是摧枯拉朽,沿途吴军纷纷溃败。正月魏军出发,到三月就已经包围了建邺城。孙皓可用的兵力都已经溃败,这才投降。换言之,他就算不投降,晋军要灭他也不费吹灰之力。这无形中也就削弱了孙皓投降的价值。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