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解读:为何不少古代文人才子英年早逝?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27/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核心提示: 乐观与消极同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古通今,学识渊博,眼界自然开阔。天赋异禀使他们能够洞悉世事,但往往也会因为看得太透,而消极避世,行为做派与世人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在这种矛盾性格的影响下,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症结 ...

  核心提示:乐观与消极同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古通今,学识渊博,眼界自然开阔。天赋异禀使他们能够洞悉世事,但往往也会因为看得太透,而消极避世,行为做派与世人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在这种矛盾性格的影响下,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症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20140515164918_MkNRh.thumb.600_0.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发之时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这与他们的性格缺陷和处事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18岁即有才名,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33岁便忧郁而死。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也因仕途失意,一生愁苦多病,27岁便与世长辞;北宋诗人王令,是王安石的连襟,常感叹自己“趋坐迷夷涂,失城陷深堑”,不屑“将六尺躯,贱易五羖皮”,还在门上大书“纷纷闾巷士,看我复何为?来则令我烦,去则我不思”,用以谢绝趋炎附会的小人。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同是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与活到90岁的文征明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