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匈奴为何要为难苏武让他去放牧公羊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27/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苏武牧羊是家喻户晓的西汉时期历史故事。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时为中郎将的苏武受汉武帝之命,率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到达匈奴后,由于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副使张胜参与谋划,连及苏武。苏武认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拔佩 ...

  "苏武牧羊"是家喻户晓的西汉时期历史故事。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时为中郎将的苏武受汉武帝之命,率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到达匈奴后,由于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副使张胜参与谋划,连及苏武。苏武认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拔佩刀自刎,后经胡巫抢救,脱离危险。且革是侯单于佩服其有节气,想让他投降,对他进行了百般劝诱和威胁,但苏武誓死不降。单于又把他置于大窖中,不给饮食。时逢天降雨雪,苏武在窖中吞吃雪和毡毛,数日未死,匈奴人认为他有神灵保佑。单于无奈,让他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之处放牧羝羊,并告诉他只有羝羊产乳才让回归汉朝。苏武在北海,虽生活屡陷困顿,甚至掘野鼠窝,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仍不降匈奴,被羁留长达十九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班固在《李广苏建传》的赞中说:"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

苏武

网络配图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苏武这种身处逆境,保持节操,不辱使命的行为交口称誉,讴歌赞颂。其实人们所宣扬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故事本身还有其他可供发掘的信息,如匈奴族的养羊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探讨匈奴族养羊技术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单于为什么让苏武到北海牧羝羊。羝,颜师古解释说:"牡羊也,羝不当产乳,故设此言,示绝其事"。牡羊,即公羊、种羊。根据班固的记载,让苏武于北海无人之处放牧公羊,给人的感觉好象是单于因其拒降而故意难为他。那么,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据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女皆自食其力,生长于兵,无单家。"从事游牧生活的匈奴人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除贵族外,均参加生产劳动,且没有单身之人。"其法,拔刃者死,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没有固定的监狱来关押人。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一般身体强壮,具有劳动能力。由于单于想让他们投降,长久地生活在匈奴,因此不是把他们长期监禁起来,况且也无固定监狱,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让他们自食其力,成家立业进行生产。这既可省去派人供应和监管之劳,也因让他们娶妻生子,免去思亲想家之苦,达到防止南归的目的。如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在匈奴娶胡妻生子。苏武被扣留后,也是按照这种习惯生活的,先牧羊北海,后娶胡妇生子,有了自己的牛羊。实际上,这种生产生活习惯北方的游牧民族均是如此。如契丹族,在阿保机"化家为国"之初,幽州人韩延徽被刘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