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20/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4月10日,滇系军阀的首领唐继尧通电全国声明,表示支持冯国璋或黎元洪为大总统,而建议孙中山仅处理外交事务。5月4日,政学系和益友社联手,在议会中强行通过了《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试图改建军政府。 以上两件 ...

4月10日,滇系军阀的首领唐继尧通电全国声明,表示支持冯国璋或黎元洪为大总统,而建议孙中山仅处理外交事务。5月4日,政学系和益友社联手,在议会中强行通过了《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试图改建军政府。

以上两件事,实则对孙中山的打击很大。在5月4日当天,孙中山就向军政府提交了辞职声明,宣布辞去军政府大元帅的职位。此时他对各省军阀的真实面目,护法只是他们借以巩固实力的借口。所以他指出,各省军阀虽以护法为名,但却都不肯服从在法律和民意之下。孙中山在心灰意冷之下认识到,依靠军阀达到护法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他动身前往上海,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至于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原因,同样也和军阀势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拥护孙中山的粤系军阀首领陈炯明,在击败桂系后势力坐大,和孙中山的政治意见发生冲突,且陈炯明对护法运动的北伐有着和孙中山不一样的看法。最终两人闹翻,发生了“六一六”事件,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孙中山被迫逃亡永丰舰上避难,第二次护法运动也告失败。

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

由于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受到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导致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

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

桂系军阀为了进一步控制广东地区,铲除在广东的滇军势力,他们将滇军首领张开儒诱捕,并趁机大肆削除滇系军阀的势力。

1920年,桂系和直系经过协商秘密约定,由直系军阀在北京驱逐段祺瑞,由桂系军阀在南方驱逐孙中山。而拥护孙中山的粤系军阀,于桂系发生了第一次桂粤战争。10月份,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桂系,将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势力驱逐回到广西。11月份,孙中山从上海出发,来到广东,重新组建军政府,发起了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6月,陈炯明率军进入广西,引发第二次桂粤战争,桂系势力被彻底击溃,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为首的新桂系势力崛起,很快控制了广西。

此时孙中山制定了一个从广西进入湖南的北伐计划,但此时由于陈炯明势力的坐大,和孙中山在政见上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陈炯明的叛变。陈炯明联络了湖南的军阀赵恒惕,两人约定一齐驱逐孙中山。为此,陈炯明杀死了粤系军阀中的军事将领邓铿,甚至还将廖仲恺收押。

孙中山得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率军返回广州处理。6月份,已经和孙中山撕破脸皮的陈炯明,率军队炮击孙中山所在的总统府,孙中山不得已逃到永丰舰上避难。直到8月份,他被迫离开广东,回到上海。由此,第二次护法运动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护法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发生在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晚年领导的一场旨在维护《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护法运动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捍卫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尊严,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影响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这场革命。

1917年,北洋军阀把持中国政坛,素有“北洋之虎”称号的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着北京政府。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仅仅过去一年后,段祺瑞显露出同样的野心,因而拒绝恢复第一届国会上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由此,孙中山南下广州,亲自领导和发动了护法运动,所以说,护法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捍卫民主胜利果实的革命运动,其意义重大,影响亦十分深远。

然而,由于西南实力派争夺地盘的私心,最终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心灰意冷,终于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遂遗憾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