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20/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 第一次护法运动发生的背景是在袁世凯改制称帝,从而引发了护国战争。随着北洋政府的接连失利,袁世凯被迫退位,不久病逝。其后北洋政府由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代表合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黎元洪 ...

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

第一次护法运动发生的背景是在袁世凯改制称帝,从而引发了护国战争。随着北洋政府的接连失利,袁世凯被迫退位,不久病逝。其后北洋政府由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代表合影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代表合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黎元洪和段祺瑞对是否参战这个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段祺瑞企图借由张勋的兵力入京巩固他的政权,不想却引发了“张勋复辟”的闹剧,逊帝溥仪被用户登基。虽然张勋复辟被段祺瑞镇压,但在段祺瑞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却拒绝恢复具有中华民国本质的《临时约法》。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于1917年7月17日到达广州,并于8月25日至9月1日召开国会,宣布与北洋政府对抗,孙中山本人也被推举为大元帅。但是桂系军法和滇系军法,对这次护法运动表现十分冷淡,他们的目的是巩固自己在西南的势力,而非真心想要恢复《临时约法》。时广东督军莫荣新甚至还下令逮捕元帅府的六十多名政要人物,引起了孙中山的愤怒,孙中山下令反击,才让莫荣新亲赴元帅府负荆请罪。

1917年11月8日,段祺瑞下令对刚刚组建起来的临时军政府进行讨伐,由龙济光为大元帅,分三路从广州进攻。莫荣新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并起龙济光击败。

1918年4月,北洋政府的陈光远再次进入南雄,进攻临时军政府。张开儒、莫荣新等人火速迎战,经过惨烈的南雄之战,终于再次击溃了北洋政府的攻击。

1918年5月,在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和制约下,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历时半年之久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护法运动爆发时间揭秘

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张勋复辟事件。段祺瑞率领“讨逆军”,对张勋进行讨伐。在击败了张勋之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引得孙中山南下广州。因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据,拒绝了《约法》,实质上就是拒绝了民主。因此孙中山为了恢复《约法》,准备对北洋政府进行讨伐。

1918年4月,孙中山在滇系和桂系军阀的排挤下,被迫辞去了大总统之职,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所以也就是说,第一次护法运动时间仅维持了短短的8个月。

第二次护法运动是第一次的延续,孙中山在得到了粤系军阀的支持后,重组军政府。1921年,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了桂系,统一了广西省。孙中山由此决定从广西出湖南进行北伐。但是此时,由于孙、陈二人的政见不合,导致了陈炯明的反叛。他刺杀了粤系军阀的军政要员,对孙中山的北伐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处理自己的大后方,孙中山不得不带着军队返回,但是却引起了“六一六”时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在永丰舰上避难。1922年8月,孙中山逃回上海。所以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时间,也就维持了一年多。

护法运动失败原因有哪些

护法运动失败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军阀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号令,但是其内中原因却又是十分复杂的。

护法运动的领导人孙中山

护法运动的领导人孙中山

护国运动的胜利,让各省军阀加强了各自的军事实力,使中国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孙中山先生达到广州,宣布维护《临时约法》时,虽然各军阀群起响应,但实则各怀鬼胎。尤其是以桂系和滇系为首的西南军阀,处处对孙中山进行掣肘。他们甚至还私下和直系进行议和,勾结国民党内部人士,企图排挤孙中山。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