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陈霸先为什么将皇位传给侄儿而不是儿子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清人郑板桥的一首《六朝》: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见长。道出了六朝兵荒马乱的时代,抒写历史的无奈,后世的人想要努力追忆六朝究竟给人们留下了什么,除了皇帝们密密麻麻的墓穴和一座座孤立千年的石刻,似乎他曾经的 ...

  清人郑板桥的一首《六朝》:“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见长。”道出了六朝兵荒马乱的时代,抒写历史的无奈,后世的人想要努力追忆六朝究竟给人们留下了什么,除了皇帝们密密麻麻的墓穴和一座座孤立千年的石刻,似乎他曾经的荣光,都逐渐被岁月磨平,消失殆尽。

  陈霸先是个风云时期的风云人物,在历史上不过也仅仅是薄薄的几页纸,寥寥几个字,便一笔带过。对于陈霸先,人们知之甚少,作为六朝中最后一个朝代,他是六朝乱世的终结者,更是新纪元的开辟者,因为只有32年的历史和半壁江山的版图,让世人一直误解甚至是无知,这无疑加剧了人们对陈朝积贫积弱、皇帝荒淫无用的印象。不过也有人指出:“陈霸先是南朝难得的英主。他从一个村官成长为将军,又由将军黄袍加身,承担下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江山。可以说他和他所建立起来的陈朝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而陈霸先本人堪称南朝的第一英主。”究竟,陈霸先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出身并不显贵,他是真正地从底层一步一步爬到了高位。他幼年十分凄苦,陈霸先小时候家境落魄,出身低微,家庭条件不好,待稍长些陈霸先就出去捕鱼补贴家用,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他很爱读书,尤其是兵书。《陈书》中称陈霸先:“读兵书,多武艺”,而《南史》中更是记载他:“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陈霸先能够读史籍、兵书,称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了。

  后来陈霸先,怀着满腔报国之志,来到梁都建康(今南京),做一个看守油库的小吏来到了南京,成为管油库的小官油库吏。在南京这个古城,他遇到了一个贵人。新喻侯萧映是他遇到的第一个贵人,这个萧映是梁武帝的侄子,陈霸先就到了萧映手下,帮助他传教。因为陈霸先做事精明能干,很受萧映的赏识。此后,萧映到广州任职,在萧映的一手提拔下,陈霸先平步青云,并因在广东一带平叛有功,逐渐崭露头角而声名鹊起。

  梁大同十年(544年)冬,萧映在广州病亡。第二年,梁武帝就下诏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在广州一带平叛李贲,陈霸先与杨日票等征讨大军,经过三年的苦苦征讨,终于成功平定,这一战让陈霸先在皇帝的心眼里又重了几分。让他一战成名的是平定“侯景之乱”。

  公元6世纪中叶,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梁武帝被侯景关押,在重病中活活被饿死。太子萧纲被侯景扶为皇帝,此时的陈霸先已辗转到了萧绎手下。侯景一手操纵朝政的同时,陈霸先已经着手对侯景的征伐。

  公元6世纪中叶的一年秋天,寒风凛冽的长江边上,战鼓咚咚,旌旗猎猎,排列整齐的军队方阵前,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骑着战马,用低沉却坚毅的语气对着将士们训话。陈霸先不能输,面临叛军和北方的蛮夷之军的威胁,他们不会将辛苦建立的江山拱手让与他人,他们要誓死捍卫祖国的荣光,誓死保卫祖国不受外敌的入侵。于是,陈霸先率军从始兴出发,开始了他的征途。

  陈霸先与侯景手下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在南康一带展开了拉锯战,经过殊死战斗,陈霸先占得先机取得了这场拉锯战的胜利。陈霸先逐渐在一场场的厮杀中,赢得了威名也取得了众人的尊敬。在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时,由于王僧辩忌惮陈霸先的势力,心里对陈霸先多有猜忌。但是,当陈霸先听闻王僧辩粮草短缺时,陈霸先能慷慨馈送三十万石给王僧辩,让王僧辩万分感激,由此对陈霸先越加尊重。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最终以南方政权的获胜而告终,英勇的南方战士们战胜了南下的蛮族铁骑。以少胜多的战例在军事史上并不少见,缔造这个神话而彪炳史册却是一位村官。功高一世的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