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刘备在夷陵战役惨败陆逊的一大失误是什么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七百里连营背后的谜案, 刘备 惨败给 陆逊 的最大失误是什么? 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进行的吴蜀夷陵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有关此次战役的许多情况,已经有很多的论著。 在这次战役中, 刘备 的七百里连营遭到军史界的一致批评,认为这是刘备 ...

  “七百里连营”背后的谜案,刘备惨败给陆逊的最大失误是什么? 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进行的吴蜀夷陵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有关此次战役的许多情况,已经有很多的论著。 在这次战役中,刘备的“七百里连营”遭到军史界的一致批评,认为这是刘备在本次战役中犯的一个重大错误——连营七百里,分散兵力。

  刘备真的是犯了基本军事常识性错误而连营七百里吗? 要解答此问题,首先应了解当时蜀军的实际部署情况。 形势——222年2月,刘备军推进至夷陵、夷道一线,被陆逊大军阻击,无法前进,陆逊军又坚壁不出。由于蜀军已经进入吴境600多里,沿途一些险要关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时掩护后方的运输线,所以分兵守卫是在所难免的,也是符合基本军事规律的。

  刘备在近700里的整个狭长作战地区共有多少营垒呢? 《三国志吴主传》比较准确地记载为:“蜀军分居险地,前后五十余营,”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为:“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记载为:“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由此可见,刘备的兵营总数为50余个。在前线夷陵地区有多少呢?——40余营: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为:“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记载为:“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刘备在前线有40余营,在后面的600多里运输线上有10个左右的营垒。 而且,根据后来双方交战的记载来看,蜀军大部分的统兵大将均在夷陵地区,这说明一个问题:即刘备并没有犯分散兵力的错误,其主力均集中在夷陵的作战一线(至少80%以上),700里的运输线上大约有10个兵营(每隔60~70里左右设兵营守备险要关口),每营估计五百到一千人守备(由于没有大将,故兵力不多,平均每营700人,合计约7000人)。

  而根据本人另一文《夷陵之战实际兵力》中的估计,蜀军投入作战的兵力共计6。7万人,这些在700里沿线的军营中的防守兵力仅占10%左右。 这个说刘备不知兵法的人是谁呢?只有一人——魏文帝曹丕。《三国志文帝纪》中说:“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呼!”所有对刘备这个问题的批评都起源于这句话。

  以曹丕的军事水平,还想评价刘备,这明显是在美化曹丕。我虽然不认为刘备的军事才能有多高,但是应当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 刘备虽然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可他的军事行动基本是符合正常的作战规则的。如果不是兵力太弱或者对手乃军事天才,刘备的水平是完全够用的。

  实际上,就刘备自己的观点,在蜀军里面讲作战还没有人超过他的,大概庞统、法正在战术上可以略胜他一些(所以他喜欢带此二人去作战)。 而曹丕在军事方面不仅与曹操无法相比,与曹睿也有较大差距的,而且不听劝告。

  其实,连与刘备直接对敌的陆逊都没有这样评价,只是认为:“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它变。”“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陆逊部将也认为:“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见陆逊传) ?实际上,陆逊认为蜀军的三大弱点为: 1、 放弃水军,只以陆军沿长江前进; 2、 进攻时间很久,人马疲劳,思想放松,偷袭容易得手; 3、 营垒分布各处已经固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利于部署攻击。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