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曹操为何要建72座陵墓?曹操真的有72座陵墓吗?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智到垄丘是宋代文人俞应符对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后留下七十二疑冢的感叹,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 曹操 无穷智慧的钦佩。是呀,一代枭雄 曹操 在生前洒尽英雄气慨,于乱世中崭露头脚,开创了魏国的一代基业,形成了三 ...

  “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智到垄丘”是宋代文人俞应符对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后留下七十二疑冢的感叹,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曹操无穷智慧的钦佩。是呀,一代枭雄曹操在生前洒尽英雄气慨,于乱世中崭露头脚,开创了魏国的一代基业,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才智是鲜有人能及的。智者的行事往往也异于常人,所以,在他死后,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那就是他的墓冢之所在。曹操的陵墓据说有72座之多,其中真真假假,究竟哪一个是曹操的墓葬之所在?直到现在,都没有人搞得清楚。

曹操为何要建72座陵墓?曹操真的有72座陵墓吗?

  关于曹操墓葬的所在地,广为流传的是这样的一个传说。建安二十三年(218),可能是预感到自己行将寿终正寝,已近暮年的曹操为他的后事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大意是说,古代圣贤的墓葬的所在地一般都是贫薄的地方,现在我发现邯郸城西的西门豹祠就比较合适,而且,西门豹也是我毕生仰慕之英雄,能够作他的邻居,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们都知道,西门豹即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改革家,其投巫治邺的故事家喻户晓,对于他,曹操是十分景仰的,所以,让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而居是他的心愿。

  在《终令》中,曹操还告诉他的儿子曹丕,他的墓葬一定要遵循他的毕生的提倡,那就是要薄葬,而且多次一再要求“以高为基,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珍宝”。他的儿子曹丕也忠实执行了这一遗嘱。而且,更为奇怪的是,为了怕自己的墓冢被盗,他命令曹丕和他的群臣在他死后,要为自己设置72个坟墓,每个坟墓对外都称作是自己的墓冢所在,至于自己真正埋在哪一个,《终令》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所以,在下葬那天,72口棺材同时出殡,以迷惑当时的人们。这样,人们就不知哪座是真的曹操墓,令人疑惑,所以又叫做“疑冢”。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为自己设置72座坟墓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曹操的老奸巨滑、傲视世人的才智,和后人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吗?其实不然,七十二疑冢仅仅是长期藏在聪明一生的曹操的一个心理阴影而已。关于上面的这个问题,这里又有另外一个传说。

曹操为何要建72座陵墓?曹操真的有72座陵墓吗?

  我们都知道,长1.78米、由2008块玉片、近2000克黄金编制而成“金缕玉衣”出土于西汉的梁王墓葬群,它不仅反映了汉代的文明的发达,最为直接的是,它宣告了汉梁王墓葬群藏宝的丰富。的确,史料记载,汉梁王墓葬群中的每一座墓都是一座宝库。后来,丰富的宝藏引来了无数的盗墓者,曹操便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据史学家考证,三国时代曹操的兵卒,应该是第一批走进汉梁王墓葬的盗墓者。据记载,当时汉梁王墓葬群的每一座墓都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石头封死了墓道,对于普通的盗墓者来说,即使能够找到墓葬的准确方位,也是很难进入墓室。而曹操可以动用庞大的军事力量,获取墓葬里的宝物。

  盗墓得到大量财富的同时,曹操心理也犯了嘀咕:“厚葬是很容易招来盗墓的,一个人虽有再多随葬品,但却因为过多的宝藏招来盗墓者,最后也逃脱不了暴尸街头的命运。”于是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所以在公元218年他颁布的《终令》中,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而是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根据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也不用堆土,更不要植树。而且,他虽然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极为简朴的四季衣服,仍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就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人殓,其余季节的衣服就不要随葬了,金玉珠宝铜器等奢侈物品,一概不要随葬。”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