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陶渊明的读书方法是什么(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07/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陶渊明的田园诗颇具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因为诗句朴实自然,不追求过度华丽和优美,使诗歌显得较为亲切自然,表达出来的情感也较为真切,也更易打动人心。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表现了陶渊明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对悠闲自 ...

陶渊明的田园诗颇具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因为诗句朴实自然,不追求过度华丽和优美,使诗歌显得较为亲切自然,表达出来的情感也较为真切,也更易打动人心。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表现了陶渊明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对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不愿与世俗中那些热衷于追求利益的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杂诗陶渊明欣赏

《杂诗》共有十二首,出自诗人陶渊明之手,属于陶渊明所作的各类诗歌中的咏怀诗。这十二首诗主要表达了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后,空有一身抱负却不无法施展的苦闷心情,同时展现了他不愿与世俗中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陶渊明

陶渊明像

如果将陶渊明所写的诗歌按照诗歌内容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饮酒诗、咏怀诗以及田园诗三类。十二首《杂诗》就是陶渊明的咏怀诗中的代表作,除此之外,还有十三首《读山海经》也是咏怀诗的代表作之一。十二首《杂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陶渊明无法实现自己远大志向的痛苦郁闷以及不愿在世俗中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而十三首《读山海经》则是借助《山海经》中那些奇异的事物来表现一样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永远不会消失。

十二首《杂诗》皆体现了陶渊明内心中对于现实的忧愤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例如第一首《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的整体基调是感叹人生的世事无常以及生命的短暂,将没有花蒂的花朵与尘土作为比喻,抒发了对人生莫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陶渊明主要想表达的是既然人生这么无常,生命又如此短暂,那么人就应该及时行乐的想法,同时也隐含着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努力奋进。

总的来说,十二首《杂诗》也是陶渊明的旷世之作,虽然诗中的词句并不华丽,用语朴实无华,但是朴素的语句之间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趣事

陶渊明的趣事之“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高傲的人格气节。他不甘与贪污受贿之伍同流合污,在充满诱惑、黑暗的官场与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

陶渊明图像

陶渊明图像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发生在义熙元年。陶渊明刚度过不惑之年,在家中闲适着。后来在好朋友的劝说,再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官职。在任三个月后,朝阳派人下来陶渊明所在的彭泽县检查公务,受使命前来的人是督邮刘云。督邮刘云为人凶神恶煞,专门趁公务之职捞取油水、收刮民间的油脂油膏。检查公务结束后,他收获的贿赂不下千金。而且,如果当地的百姓、县令不给他献上“礼物”,他就以此为由栽赃陷害。因此,督邮刘云在彭泽县臭名远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陶渊明不愿意忍受督邮刘云的压迫和欺诈,就不去见他,自己推却了官职回归家乡。此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趣事被大众流传。

除了这件趣事之外,陶渊明还有两件小趣事,不过这两件小趣事都与酒有关。

陶渊明趣事之葛巾漉酒。郡将前来看望陶渊明时,陶渊明正在酿酒。正好就煮熟了,陶渊明随意将头上戴的葛布取下来漉酒,漉完之后又戴回脑袋上,弄得头发满是酒星子。陶渊明也不在意,随后接待了郡将。

陶渊明趣事之我醉欲眠卿可去。陶渊明与人家交往,不分贵贱。只要是来拜访他的,他都会以酒待客。若是在客人先前醉了,他就会说》“我已经醉了,想睡觉休息一下,你可以离去了”

从这两个趣事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个随性率真、不拘小节的君子,对酒亦十分喜爱。

揭秘诗人陶渊明身世

陶渊明身世本来是个谜,不知生死年、不知何人氏等等。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学者凌诚沛等人将近二十年的研究才得以论证,解开了这个谜团。自此,陶渊明的身世之谜大白于天下。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