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苏轼的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5/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一向清高的苏轼甚至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对韩愈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韩愈在政治上忠君爱国,志向宏远,在文章上,更是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文起八代之衰”就是他对韩愈文学上做出的最高评价,意思是指 ...

一向清高的苏轼甚至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对韩愈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韩愈在政治上忠君爱国,志向宏远,在文章上,更是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文起八代之衰”就是他对韩愈文学上做出的最高评价,意思是指,韩愈的文章已经超越了以前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中任何一个时代的,也就是因为韩愈在唐代中气,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为散文开创了另一片天地,更是为古典散文注入了活力,不再是单纯形式主义,纸上谈兵。

韩愈的成就深得后世人的尊敬,大家将他封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书法有什么特点

人们心中、人们眼中的苏轼,是一个伟大的学者,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词人,是一个仕途屡屡受挫的书生。在词人,在书生的这个光环之下,他的另外一大杰出之处早已被掩盖起来,以致于后人谈起苏轼,只闻其诗词,不知其书法,这到底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又或者是一件感到悲哀的事情呢?

苏轼 赤壁怀古

苏轼 赤壁怀古

苏轼,是极其擅长书法的,在大宋王朝这个时代之中,涌现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家,均有着不同凡响的造诣,苏轼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人物。同样在大宋王朝中,书法也是为人们所追求的另一大爱好,苏轼在书法之中的造诣是不下于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一方面,在书法的造诣上,苏轼较为擅长行书和楷书。以上图中的作品为例,来谈谈苏轼的书法造诣。

首先,苏轼的书法是不吝啬于用墨的,很多文人的书法均以瘦削为美,字迹显得极其的秀美,但苏东坡的书法却是截然相反的,是以浓重的用墨为美的。

第二,苏轼的书法整体运势有如行云流水,看上去无比舒畅,他的字又如在周围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正方形,一改之前的长方形书法。这点在上图的诗词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三,苏轼的书法显得太小有所分别,甚至可以说大小的悬殊十分明显,每一句话中均由一个字是比较大的,其他的显得又比较小。

第四,苏轼的书法错落有致,大小是一方面,但是每一句话大的地方并不是相同的,从而显得错落有致。

苏轼晚年怎么样

苏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因为后来曾经在田园间种田所以自己又号称“东坡居士”。他在诗词、书法、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很大的成就,也是北宋时期文学史上成就最高贡献最大的文人代表之一。苏轼性格生性豁达,为人坦率认真,他用自己的诗词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态度。但是这样一个著名伟大的文学巨匠他的晚年生活却有了很大的变故。

苏轼雕塑

苏轼雕塑

首先是从煕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朝堂之上开始发生转变,革新变法让苏轼有些难以接受,他曾经当着众大臣的面谈论革新的不足之处,因为当时他和朝中许多大臣政见不合,苏轼只好请求外放,多次到偏远的地区为官。

后来1080年所发生的“乌台诗案”更成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直接被抓进牢狱几次差点丧命,后来还是因为赵匡胤曾经说过不杀贤士这样的话,苏东坡这才逃过一劫。他被贬到黄州这样的偏远地区,有段时间竟然种田为生。到了1084年(元丰七年)才离开黄州要到汝州去走马上任,因为路途遥远且手中经费不足,再加上当时他的小儿子又不幸夭折,种种的打击夹杂在一起也让苏轼身心尽疲,他上表请求去常州居住,这才渐渐安稳下来。

苏东坡后来也在官场上多次起起伏伏,他渐渐的对官场和仕途已经心灰意冷,可惜在公元1097年的时候,已经62岁的苏轼再次被贬海南。直到宋徽宗大赦天下,可苏轼年事已高,终于还是在回归的途中逝世。

苏轼好学讲了什么东西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