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苏轼的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5/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苏轼的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画像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 ...

苏轼的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天下,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就在苏轼被关押在牢房准备接受审判的时候,朝廷上下因为这件事吵得沸沸扬扬,苏轼的政敌巴不得将他处死,而王安石等人却主张对苏轼网开一面,皇帝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欣赏苏轼的文采,不想把苏轼处死,这时候太皇太后病重,她对皇帝说,苏轼是大才子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不能杀掉苏轼。苏轼这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家人却受到惊吓,他们把苏轼写的文章全都烧掉了,以免后患。

后来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件事对苏轼的打击很大,让他看清楚一些事,这件事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不过后来苏轼在黄州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锦绣文章,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是一大幸事。

苏轼的永遇乐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的《永遇乐彭州夜宿燕子楼,梦盼盼》是他的一首传世佳作,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的时候,因为感念燕子楼的传奇故事,所以常常在此参观,有时也住在燕子楼中,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永遇乐苏轼

永遇乐苏轼

徐州城外的燕子楼本是唐代尚书张諳的爱妾关盼盼的住所,盼盼是唐代名妓,与张諳一见如故,虽然是老夫少妻,但也是一对神仙眷侣。可是好景不长,尚书年老病逝,盼盼痛不欲生,感念旧情,于是就肚子搬到燕子楼,一个人住了十年。后来白居易来到徐州,听说此事,他对关盼盼说,你既然对亡夫如此深情,为什么不随他而去,于是盼盼在燕子楼自尽。

苏轼对这段故事很感慨,也对佳人的遭遇很同情,在他的笔下,燕子楼时寂寞清幽的,好像从没有人来过,寂静的连一片叶子落下都听得到,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所以苏轼写道“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在他看来盼盼就如燕子一样所锁在这楼里,没有自由,但是最终燕子还是飞走了,然而再也回不来了。直抒胸臆,感悟人生,他把燕子楼的前尘往事看做是一场,“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似乎一场不过是虚幻的梦境,不如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所以这首词表达了苏轼隐秘的想要彻底解脱,如生如梦的悲观出世的想法。

苏轼受禅宗影响很深,他也常常利用禅宗来安慰自己,这首词就是这种精神的外露表现。

苏轼是怎么评价韩愈

韩愈,生长在唐代没落的唐朝文学家,苏轼,长于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北宋,两个人的朝代足足跨越了三百年,但两个人却又如此相似。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文人。

苏轼画像

苏轼画像

韩愈,自幼研究古训,关心朝政,但却郁郁不得志,皇科开选,韩愈考了四次才勉强考上,他一面专心研究,一心继续科考,想谋取一官半职,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后来入朝为官,性格过于傲然,先后与宦官、权贵相对抗,仕途并不顺利。

韩愈的政治环境与苏轼非常相似,苏轼也是满腹才华,一心想报效朝廷,苏轼的仕途经历了三起三落,经过反复的党羽、官宦斗争,苏东坡对韩愈的不幸感同身受,虽然两个人生活的朝代不同,但是惺惺惜相惜。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