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陈庆之为何推崇胡文化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4/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陈庆之为何推崇胡文化 中国人历来推崇各代的常胜将军,这些人有的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有的则是传说或者演义里塑造的形象,但人们总是对他们心生爱慕,茶余饭后也不忘谈谈他们的事迹。比如秦朝战神白起、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 ...

陈庆之为何推崇胡文化

中国人历来推崇各代的常胜将军,这些人有的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有的则是传说或者演义里塑造的形象,但人们总是对他们心生爱慕,茶余饭后也不忘谈谈他们的事迹。比如秦朝战神白起、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赵云赵子龙、《隋唐演义》里的少保罗成、还有一位就是南朝时期的武威将军兼战神陈庆之。

胡人骑射图

胡人骑射图

说到陈庆之的辉煌战绩,或许大家并不陌生,但有人说他比较推崇“胡文化”,有人说他不是汉族人,是大将军而且战无不胜吗?怎么会推崇胡文化呢?就让我们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吧。

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各个朝代年代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依据长江而分南北的。北朝的那些国家的军队擅长陆战,精于弓马骑射,所以军队大多都是骑兵。而南朝则不然,由于多江河湖塘,且雨水较多,所以一般的士兵都善于水战,水战只用驾船,而不用骑马。所以这些国家大多都是步兵。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为少数名族统治,也就是所谓的胡人。而陈庆之去北伐,当然是要先渡过大江才能同北魏等国的军队作战了,这下就出问题了,南朝的步兵到了陆地上作战,这并非自己的长处。要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要战胜骑兵那是非常艰难的,骑兵居高临下,而且速度快,这是步兵所不能比的。

所以,陈庆之是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以及自己的短处,这才想要学习北方军队善于骑射的本领。所以陈庆之作为南梁的将领推崇胡文化,实则是推崇胡人善于骑射的风气和作战技巧,并想让自己的军队也学习这种风气,使自己的军队战斗力更加强悍。

陈庆之传资料简介

谈到南朝历史,有一个人物是我们必须说起的,那就是陈庆之。陈庆之是南朝时期梁国的著名将领,根据史书记载他大约出生在公元484年,他的字叫子云。陈庆之虽然官职做到了武威将军,但他却不是出身贵族家庭,这点我们在梁武帝的一次诏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诏书这样写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正因为他的出身,所以在他入伍后的很多年里得不到重用,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是很看重门第出身的。直到他41岁的时候才真正的掌握兵权。

陈庆之画像

陈庆之画像

前面我们说到陈庆之出身贫寒,但最后却做到高官,那么是因为他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吗?其实不然,陈庆之非但武功不高,而且身体还很弱小,据说他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那么他又是靠什么得到非凡的成就呢?或许很多人想到了,那就是谋略和胆识。陈庆之虽然算是个文将,但他善于谋划,治军也很有方法,在军中威望是非常高的,所以士卒都愿意跟着他打仗。

陈庆之初次领军就在涡阳之战中,以少胜多,之后只带领七千军队进行北伐,当陈庆之攻打到北魏都城洛阳的时候,陈庆之又以自己的七千人马,战胜了睢阳守将丘大千的7万大军。之后陈庆之又多次打败了北伐路上的许多大军。在整个北伐过程中,陈庆之只有这七千人马,前后作战几十次,也攻下了好几十座城池,因为他和他这7000人全部穿白袍,所以被称为白袍军。此后,各地守军只要听到陈庆之的大名就闻风丧胆了,一时间陈庆之的部队所向无敌。

陈庆之不但在进攻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在防守上也是非常在行的。在他南归之后,防守东南,也是立下了很大功劳。不仅当时人们对陈庆之的评价很高,后代军事将领也把他作为楷模,一生效法。

南梁将领陈庆之北伐及失败原因

在北魏后期,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都处于一个衰落腐败时期;政治黑暗,军队战斗力弱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然对于南梁来说是个绝好的时机,于是乘机北伐。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在这个时期成就了神话的南梁将领陈庆之了,在这场北伐中,他多次以少胜多,连战连捷,还攻破了北魏都城洛阳。但这次北伐却是轰轰烈烈的开始,惨淡无声的失败了。那么陈庆之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