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晋皇帝之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08/ 分类:皇帝列表/阅读:
石重贵(914年―964年),五代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晋高祖石敬瑭养子,为后晋第二个皇帝。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因为不肯继续向契丹称臣,后晋被契丹灭亡。他在位前后不过五年,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964年病死,终年51岁,葬于今辽宁省开 ...
石重贵(914年―964年),五代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晋高祖石敬瑭养子,为后晋第二个皇帝。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因为不肯继续向契丹称臣,后晋被契丹灭亡。他在位前后不过五年,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964年病死,终年51岁,葬于今辽宁省开原县。
石重贵,后晋建立者石敬瑭的侄子(养子),在位五年,史称晋少帝或晋出帝。
石重贵在位期间,国内境况比石敬瑭更为糟糕。朝堂朝外,官吏腐败成风,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国内百姓怨声载道。
石重贵治理国家上,任用奸佞,昏庸无道。同时在个人生活上更是极尽骄奢淫逸之态。
有一次,后晋与契丹打仗,石重贵御驾亲临。由于其平时骄奢淫逸已成习惯,所以让他整日目睹刀枪剑戟,耳闻擂鼓呐喊,甚感无趣。于是他下令手下在战地奏起丝竹管弦之乐,以供其悦耳,可见其昏庸到了何种程度。
由于其淫逸好色,还闹出过笑话。
继承帝位
石重贵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其父早逝,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好骑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深得石敬瑭厚爱。于是石重贵步步高升,到石敬瑭去世前,石重贵已进封齐王,兼任侍中。
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本来石敬瑭在病中托孤与宰臣冯道,意思要冯道铺立石重睿。但他死后,在政坛“不倒翁”冯道与实权派武将的支持下石重贵登基称帝。
石重贵在位期间,很少有惠民之举,偶而杀上两个贪官污吏,也是掩人耳目。身为一国之君,皇帝即国家,应有尽有,但他贪得无厌。为应付战争费用,为满足自己滥耗,他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还派出恶吏,分道刮民。天福八年(943)六月,他遣“内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而这一月,“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开运元年(944)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诸道括率钱帛”。
有骨气但没能力的皇帝
由于石敬瑭借契丹人的援助才问鼎中原建立后晋,所以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契丹皇帝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石重贵即位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定位后晋与契丹的关系。此时的石重贵倒也有几分骨气不愿继续向契丹称臣,结果将石敬瑭时与契丹称臣修好,虽屈辱倒还大致和平的局面打破。与契丹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到后晋的灭亡。
石重贵有骨气但却昏庸无道,不仅将颇有姿色的寡婶冯夫人纳为妃,还恬不知耻地问左右说“我今日作新婿何如”。当时后晋与契丹战争不断,石重贵仍然过着“日日笙箫”的生活,甚至在后晋与契丹在阳城决战前夕,还外出游猎。
石重贵所宠信重用之辈,很少有德才兼备,忠心为主之人。石重贵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部招讨使,对此番出征,石重贵充满了狂妄的信心。他在诏书中声称要“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可事实再次嘲弄了他,杜重威在前线投敌。而另一将领张彦泽引兵南下,直趋汴梁,包围了皇宫,石重贵无以为计,欲纵火自焚,多亏了近侍一把拉住,他才免为灰烬。
亡国受辱
契丹国主抵达汴梁后,石重贵此前已派儿子奉表、国宝、金印求降,这时欲与太后一起迎接,但遭到拒绝。不久契丹主下令,降石重贵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封地偏僻,在渤海国界的黄龙府。石重贵一家北行时。有时饭也吃不上,只得杀畜而食。石重贵一行人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倍受凌辱,好容易到了黄龙府,契丹国母又召往怀州。怀州在黄龙府西北千余里,石重贵只得重新上路。
幸逢契丹内部发生了王位之争,新王辽世宗耶律阮允许他们暂住辽阳,自此供给稍有保证。后来,辽世宗到辽阳,石重贵着白衣纱帽拜之。石重贵有一幼女,辽世宗之妻兄求之,因年幼谢绝。不几日,辽世宗就遣人夺走,送给妻兄。
949年,石重贵一家被允在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居住。行至中途,石重贵生母安妃病死。到建州后,得土地50余顷,石重贵令一行人建造房屋,分田耕种。这年,契丹述律王子又强娶石重贵宠姬赵氏、聂氏而去。石重贵悲愤不已,但也无奈。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石重贵去世。
“国破山河在”,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伴随着王朝更替,出现了“亡国之君”这个特殊群体。既有文学成就很高的李煜,宋微宗;也有以昏庸、残暴著称的桀、纣。而后晋末帝石重贵则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悲剧”皇帝了。
石重贵,后晋建立者石敬瑭的侄子(养子),在位五年,史称晋少帝或晋出帝。
石重贵在位期间,国内境况比石敬瑭更为糟糕。朝堂朝外,官吏腐败成风,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国内百姓怨声载道。
石重贵治理国家上,任用奸佞,昏庸无道。同时在个人生活上更是极尽骄奢淫逸之态。
有一次,后晋与契丹打仗,石重贵御驾亲临。由于其平时骄奢淫逸已成习惯,所以让他整日目睹刀枪剑戟,耳闻擂鼓呐喊,甚感无趣。于是他下令手下在战地奏起丝竹管弦之乐,以供其悦耳,可见其昏庸到了何种程度。
由于其淫逸好色,还闹出过笑话。
继承帝位
石重贵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其父早逝,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好骑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深得石敬瑭厚爱。于是石重贵步步高升,到石敬瑭去世前,石重贵已进封齐王,兼任侍中。
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本来石敬瑭在病中托孤与宰臣冯道,意思要冯道铺立石重睿。但他死后,在政坛“不倒翁”冯道与实权派武将的支持下石重贵登基称帝。
石重贵在位期间,很少有惠民之举,偶而杀上两个贪官污吏,也是掩人耳目。身为一国之君,皇帝即国家,应有尽有,但他贪得无厌。为应付战争费用,为满足自己滥耗,他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还派出恶吏,分道刮民。天福八年(943)六月,他遣“内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而这一月,“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开运元年(944)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诸道括率钱帛”。
有骨气但没能力的皇帝
由于石敬瑭借契丹人的援助才问鼎中原建立后晋,所以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契丹皇帝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石重贵即位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定位后晋与契丹的关系。此时的石重贵倒也有几分骨气不愿继续向契丹称臣,结果将石敬瑭时与契丹称臣修好,虽屈辱倒还大致和平的局面打破。与契丹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到后晋的灭亡。
石重贵有骨气但却昏庸无道,不仅将颇有姿色的寡婶冯夫人纳为妃,还恬不知耻地问左右说“我今日作新婿何如”。当时后晋与契丹战争不断,石重贵仍然过着“日日笙箫”的生活,甚至在后晋与契丹在阳城决战前夕,还外出游猎。
石重贵所宠信重用之辈,很少有德才兼备,忠心为主之人。石重贵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部招讨使,对此番出征,石重贵充满了狂妄的信心。他在诏书中声称要“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可事实再次嘲弄了他,杜重威在前线投敌。而另一将领张彦泽引兵南下,直趋汴梁,包围了皇宫,石重贵无以为计,欲纵火自焚,多亏了近侍一把拉住,他才免为灰烬。

契丹国主抵达汴梁后,石重贵此前已派儿子奉表、国宝、金印求降,这时欲与太后一起迎接,但遭到拒绝。不久契丹主下令,降石重贵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封地偏僻,在渤海国界的黄龙府。石重贵一家北行时。有时饭也吃不上,只得杀畜而食。石重贵一行人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倍受凌辱,好容易到了黄龙府,契丹国母又召往怀州。怀州在黄龙府西北千余里,石重贵只得重新上路。
幸逢契丹内部发生了王位之争,新王辽世宗耶律阮允许他们暂住辽阳,自此供给稍有保证。后来,辽世宗到辽阳,石重贵着白衣纱帽拜之。石重贵有一幼女,辽世宗之妻兄求之,因年幼谢绝。不几日,辽世宗就遣人夺走,送给妻兄。
949年,石重贵一家被允在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居住。行至中途,石重贵生母安妃病死。到建州后,得土地50余顷,石重贵令一行人建造房屋,分田耕种。这年,契丹述律王子又强娶石重贵宠姬赵氏、聂氏而去。石重贵悲愤不已,但也无奈。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石重贵去世。
“国破山河在”,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伴随着王朝更替,出现了“亡国之君”这个特殊群体。既有文学成就很高的李煜,宋微宗;也有以昏庸、残暴著称的桀、纣。而后晋末帝石重贵则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悲剧”皇帝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下一篇:如何客观评价唐玄宗李隆基? 上一篇:南朝齐明帝萧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