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的制度?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10-29/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北魏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立子杀母的朝代,但却成为制度化了。 立子杀母始于汉朝,在北魏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体现,按前朝的规矩,立了皇子的必须杀母,防止其篡权。那么是谁首创了立子杀母这个规矩呢?是在什么情况下立的呢? 立子杀母为汉武帝刘彻首创, ...

北魏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立子杀母的朝代,但却成为制度化了。

“立子杀母”始于汉朝,在北魏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体现,按前朝的规矩,立了皇子的必须杀母,防止其篡权。那么是谁首创了“立子杀母”这个规矩呢?是在什么情况下立的呢?

“立子杀母”为汉武帝刘彻首创,因汉武帝晚立幼年的儿子作太子,因担心太子年少,日后登基,其母钩代夫人会摄政,使外戚独揽朝政,所以汉武帝晚立幼年的儿子作太子同时赐其母钩代夫人死。北魏立子杀母是效仿汉武帝。

自此以后便多有沿袭此制者。如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拓跋珪以前的百年之中拓跋族是“母强子立”的局面,新君继位往往依靠母舅族的力量,拓跋珪自己之所以取得政权便在于取得了母族贺兰部落的支持。

而为了使日后新君的继立不受外族干扰,维持拓跋族至尊无上的地位,道武帝才不得已立下了如此严酷的制度。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立储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立子杀母”虽然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做法,但是对于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对于稳定内部和维护皇位传承秩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立子杀母的现象也曾存在过,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其实此种作法滥觞于西汉之武帝。

“立子杀母”历史由来

汉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其做了五十四年皇帝,然而他在晚年却疑心病很重.在佞臣江充制造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后自杀身亡。汉武帝虽有六个儿子,但戾太子死后,因此为嗣君问题伤透了脑筋。

最后,他只能把眼光锁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身上,但其时刘弗陵还只有五、六岁,因此他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这个立子杀母的念头。汉武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

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往往是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事件吗?对此,早有论者指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明人张燧《千百年眼》)

钩弋夫人赐死后,有人对杀母立子的做法不能理解,《资治通鉴》记载了武帝的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立子杀母”后世沿袭

北魏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太子,因为母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

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然而孝明帝母胡太后(亦称灵太后),居然能使宣武帝在去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传统(有人说是因为宣武帝信佛,不忍杀生而废的)。

元翊继位后,胡太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专擅国政,与内宠结党营私,并与其小叔子清河王元怿等人淫乱宫帏,最终竟与人合谋鸩杀亲子孝明帝。真的被汉武帝说中了。

清朝

清朝咸丰也差一点行立子杀母之事。咸丰六年,清文宗宠妃那拉氏生子载淳,当立为太子。大臣肃顺等人担心那拉氏一旦成为太后就会恃势专权,劝咸丰效法汉武故事以绝后患。咸丰帝犹豫未决。虽临终时给了皇钮钴禄氏一道密诏,若那拉氏真有越轨行为,即可立即赐死,以绝后患。

咸丰不能自己在生前绝此后患,却把难题留给了东宫,东宫哪里是西宫的对手呢?所以十九世纪的中国真是祸乱丛生,又一次被汉武帝不幸而言中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