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被捕的地方是哪里 李贽死于什么时候(3)
李贽怎么读
李贽的名字读作lǐzhì。
“贽”字
李贽的“贽”字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贝”,表明这个字的意思与钱财有关;声旁是“执”,所以念zhì。“贽”字最初是见面礼的意思,因为古时候拜见长辈需要准备一份礼物,尤其是初次见面。所以它有了拿着礼物拜见、赠送等意思,根据这个本义,它常常组成贽见、贽礼、贽献等词语,同时也引申出与尊敬有关的词语。此外,“贽”字后来也有了掌握的意思,可以是掌握技术,也可以是掌握鞭子,这层字义与“执”字相似。
李贽是明代人,不过他原名不叫李贽。他原姓林,名载贽,之后才改姓改名,字宏甫,号卓吾,也有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别号。李贽高中过举人,也在当过二十几年官,做过教官也做过知府,不过后来毅然辞官。
不过李贽出名的不是他在政治官场上的成就,他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他从小性格倔强独立,所以虽然学习儒家学说也写过八股文,但他一直没受它的束缚。因此,随着读书渐多、学识渐长,李贽越发认识到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的错误之处。所以,之后李贽不断发表抨击儒家正统地位的言论,在他的讲学和著作中贬低孔孟之道,否定万事以孔子为标准和学习对象的做法。由此,他也同时批判封建礼教,认为它禁锢了思想、迫害了妇女,所以一直厌恶和痛恨那些道学家。
李贽简介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1527年,本身是回族人,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福建泉州。他原姓林,后改名李贽,字宏甫,号卓吾。李贽从小聪颖非常,12岁开始写文,26岁就高中举人。他在朝为官二十几载,从一个县的教官做到了知府,不过在他55岁的时候辞去了官职。
辞官后,李贽先后在湖北、北京、南京等地居住,大多是在朋友家或者寺庙里。期间,李贽一方面研读经典,一方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因为“离经叛道”也常遭到官府等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要被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他那些被认为“异端邪说”的著作也被一并烧毁。之后不久,李贽就在狱中自刎而死,当时已七十有六,死后被好友安葬。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历史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4187 -
明朝太监和唐朝太监的区别比较
中国历史/阅读:421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样式介绍
中国历史/阅读:7513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朝时期的农民1年要缴多少税?
中国历史/阅读:5820 -
北洋军阀的性质分析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何特点
中国历史/阅读:4744 -
夏朝历史真的存在吗 夏朝为什么不被承认
中国历史/阅读:5212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