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中国历史 >

高适是什么派诗人(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中国历史/阅读:
燕歌行 高适朗诵 《燕歌行》诗朗诵伴有凄凉悲壮的调子,朗诵者是黎明曙光,此人的真实姓名不为人们熟悉,博客的名称是黎明曙光H,是中国黑龙江哈尔滨电力科技研究院一位搞科研的男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是1978年 ...

燕歌行 高适朗诵

《燕歌行》诗朗诵伴有凄凉悲壮的调子,朗诵者是黎明曙光,此人的真实姓名不为人们熟悉,博客的名称是黎明曙光H,是中国黑龙江哈尔滨电力科技研究院一位搞科研的男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可见当时学习优异。

燕歌行

燕歌行

他学习的是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是属于理工科类,只喜欢和同道中人交流,在其他人眼中看来,是属于不合群的一类人。黎明曙光很有才能,他的才能不一定被周围人欣赏,造就了他孤芳自赏的性格,他不喜欢妄自菲薄,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自己非常喜欢现在的自己。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品,写的不是诗人在边塞作战的情景,而是诗人看见他人所写的《燕歌行》,有所感悟,于是自己也写了一首同名的诗。

高适写诗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喜欢用白描的手法来写情景和故事,全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战争在即,皇帝给出行的汉军将领丰厚赏赐,以示皇恩浩荡。汉家军队高调地前往战场,而敌人那边却在积极地准备,找机会攻击汉军。第二部分写的是敌军杀来,汉军陷入危机,敌军来势很猛,汉军士兵败得很惨,将领些却在欣赏歌舞。敌我双方的对比说明败局已经成定局。第三部分写的是士兵的悲苦,士兵的家人们再也见不到亲人。第四部分是兵败后的惨不忍睹,士兵拼劲最后的力气,还是战死沙场。

高适岑参

岑参(约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南阳人,是岑文本的重孙。其父亲是岑植,岑植很早便去世了,岑参幼年孤苦,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二十岁便考取进士。现存作品约403首,还有两篇墓铭。是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和同时期的高适并称为“高岑”。

高适和岑参

高适和岑参

高适约生于公元704年,字达夫、仲武,汉族人。祖籍渤海郡(今在河北景县)后来又迁居宋周宋城(今在河南商丘睢阳)。曾经担任过刑部侍郎,渤海县候等官职。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和岑参并称为“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作品传世。也是“开封禹王台武贤祠”、边塞四诗人之一,同时高适也是唐朝卓越的武将。

岑参和高适都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但是二人的诗歌风格略有异同。他们的诗歌题材都比较开阔,都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报国情怀,也都写了很多关于塞外奇特风光的诗。诗歌基调都是雄浑壮阔。但是由于二人的身世背景及生活、仕途经历的不同,二人在风格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岑参的诗比高适的诗内容丰富,而高适的诗又比岑参的诗深刻。岑参的诗大多成就在塞外风光及边塞生活而高适的诗反映了很多现实的问题,略显得悲壮。岑参的诗歌大多想象奇特丰富,多雄壮瑰丽,而高适的诗雄壮中又显得悲凉,诗中能反映他冷静的思考。

所以后世有很多评论家对二人进行对比,各有千秋。经典的如清朝的王士桢评论道“高悲壮而厚,岑奇异而峭”。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