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二战后日本在中国的遗孤命运 遗孤洒泪祭拜养父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任艳艳作为战争遗孤的第三代,生存已不再是问题,而融入日本社会却一直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第三代战后遗孤,虽然普遍接受日本教育,但能真正找到像样的工作,融入主流社会的却是凤毛麟角。 任艳艳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自己4岁的儿子身上。儿子出生在日本, ...

 任艳艳作为战争遗孤的第三代,生存已不再是问题,而融入日本社会却一直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第三代战后遗孤,虽然普遍接受日本教育,但能真正找到像样的工作,融入主流社会的却是凤毛麟角。
  
     任艳艳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自己4岁的儿子身上。儿子出生在日本,从小接受和日本人一样的教育。作为第四代,他们有可能会彻底改变这些遗孤的命运。

  东大阪的遗孤社区

  

1992年,一位大阪市政府的官员对任少学说,作为残留遗孤要有自己的社会组织,这样才有话语权。任少学由此和几个同伴成立了大阪府归国者联合会。那时候,在华遗孤归国的比例呈现急速增长。在任少学的记忆里,最多的是1995年。那一年,他一个人就给200人做了担保。

  任少学以协会的名义,帮刚到日本的遗孤维权。比如许多遗孤因为语言不好,被日本老板欺负不给加班费和上保险,任少学都帮着一一要了回来。

  东大阪市有200个入籍的遗孤具有投票权,这200张选票成了日本政党争取的对象。日本两大政党民主党和自民党都上门来做东大阪遗孤的工作。最后大家感觉民主党对华政策友好,就集体投给了民主党。

  残留遗孤里,拿永驻身份的人多,入日本籍的人少。大部分人都还抱着一种想法,一旦入籍,以后再回中国就不方便了。人老了,总要落叶归根,但他们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根在哪里。

  日本战后遗孤祭拜中国养父母公墓 泪洒祭拜现场
 

  据黑龙江方正县志记载,当年方正县的农民一共收留了日本遗孤4500多人。被善良的中国人收养的日本遗孤对“以德报怨”的感受更加深切;1995年,日本遗孤远藤勇在黑龙江方正县兴建了“中国养父母公墓”,该公墓此后成为了中日民间交流的一座“地标”。

  13日,在苍松翠柏掩映之间,“中国养父母公墓”静候着“来自日本的中国孩子”。20余名日本战后遗孤静默走近并向墓碑90度鞠躬,并敬献上一捧捧鲜花。其中一名73岁的日本遗孤缓缓跪下,背朝天连续三次叩首,再次抬起头时已泪流满面,嘴里反复重复着:“您们就是我的亲妈妈”。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