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王羲之用笔赋写了什么内容(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是东晋王羲之所作,唐代临摹的行草作品,文中行草书笔画体态雍容,给人美的感受,现在作品的墨迹被收藏在日本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六行字主要是行书,其中的有的字 ...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是东晋王羲之所作,唐代临摹的行草作品,文中行草书笔画体态雍容,给人美的感受,现在作品的墨迹被收藏在日本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孔侍中帖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六行字主要是行书,其中的有的字像楷书,有的字像草书,但是在王羲之笔下,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就仿佛是特意这样安排来为作品增色的。从“九月”开始扩大,到“十七日”的笔风收敛,两字相互映衬的和谐给人一种舒心的感受。

一个“报”字虽然用笔较重,但是左右收放有序,仿佛能让人看到作者在提笔前的深思熟虑,看到作者在书写时候的笔姿。第二行最后二字的距离看似过大,但是整体看来确并非如此,因该是作者为了照应第一行末尾的“固”字做的小细节。第三行一个“领”字第一撇写的很长令人瞩目,其他笔画都依附在另一侧,凭借突出这一笔的的写法,让观赏者精神振奋。第四行的“不”字中间的一竖看似已经偏向左边,为了保证美观,王羲之干脆将收笔的一点平放出去。而“忘心”二字的神态和笔态几乎达到同步,恰到好处。

两个“心”字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笔顺大不一样,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旨遣”二字紧密相联,“遣”字之一捺仅蜷缩稍微一露。

“取”字的又旁写法特殊又带动全字精神的效果,最后的“报”字三笔连城一笔,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细锋轨迹上看,都是为全字增色的变现。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的小楷作品《孝女曹娥碑》分为两个版本,这碑自从明朝以来就被镌刻到各种汇帖中,历史上有另外的看法,认为这虽然是晋人书写的,但是不一定是王羲之。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我们暂且不论这篇书法的作者是谁,但是他的研究价值依旧是很高的,宋高宗对这个碑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的书写手法纤劲清丽,是晋朝人的风范,如果不是出生在晋朝的人,是达不到这种水准的。文徽明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这篇碑文出自王羲之之手,他认为书写的手法古雅纯朴,要是不能掌握书法的精髓或是领略不到,纵观古今也只有王羲之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了歌颂其美德为她的孝行立的石碑,最开始由蔡文姬的父亲写的,在宋朝的时候,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将它临摹,并且一直保存到现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宋朝的石碑。

因为曹娥的孝道让世人非常感动,当时会稽上虞想要为她立碑,开始让魏朗写,但是很长时间也没有个结果,就让他的弟子邯郸完成,邯郸思考了一会,一挥而就,众人看了都惊叹不已,文字慷慨激昂,将曹娥好好歌颂了一把,宣扬了中国传统美德孝,蔡邕听说后来视察,他用手抚摸着碑文,百感交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