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苏轼诗词名作众多 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7)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苏轼书论 苏轼的“书论”是他在日常学习中通过拜读前人的书画作品,总结出的心得。“书论”又像是苏轼的题注和心得,通过学习他人的书画作品来充实自己对书画知识的理解。比如张旭的草书、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欧阳询 ...

苏轼书论

苏轼的“书论”是他在日常学习中通过拜读前人的书画作品,总结出的心得。“书论”又像是苏轼的题注和心得,通过学习他人的书画作品来充实自己对书画知识的理解。比如张旭的草书、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等等。

《书论》欣赏

《书论》欣赏

苏轼通过拜读书法大师们作品,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后来汇成“书论”一文。苏轼总结他人书画作品特点时,只用数十字,就能将自己的领悟表达出来。

在“书论”一文中,苏轼认为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结构紧致,字形优美,尤其是小楷最为美观。苏轼欣赏张旭的书法作品时,认为张旭的书法形神俱佳,字体飘逸美观,被苏轼称为“神逸”。并称张旭的草书飞舞,形散而神不散,是草书书法技巧集大成者。苏轼当年在长安看见了张旭所写的《郎官石柱记》,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论”一文中,苏轼除了对各大家的书法作品进行了鉴赏评析之外,还提到了书法写作技巧。其中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例来说明要想练成一代书法大家,需要很多的努力。以王羲之的“墨池”为例,王羲之坚持练习书法数十年,期间将池水都染黑了,毛笔写秃了很多支。王献之小时候练习书法时,父亲王羲之通过看王献之拿笔姿势就知道他是否能成大器。换而言之,只有正确的书法姿势和写作技巧,才能提升书法水平。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