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曾子受杖的典故 对孝道有了新的理解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曾子受杖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曾子的小故事,在这些小故事里面都体现出了曾子的一些难能可贵的品格。首先就是孝顺,他的孝道影响了中国上下几千年,至今仍在流传。 曾子像 曾子从小就很孝顺,并且对乡邻很礼貌。有一天曾子和父亲一起在田间劳作,但是曾子不是特 ...

曾子受杖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曾子的小故事,在这些小故事里面都体现出了曾子的一些难能可贵的品格。首先就是孝顺,他的孝道影响了中国上下几千年,至今仍在流传。

曾子像

曾子像

曾子从小就很孝顺,并且对乡邻很礼貌。有一天曾子和父亲一起在田间劳作,但是曾子不是特别熟练农活,父亲在前面干,他在后面干,一不小心就把瓜秧锄断了,他父亲很生气,举起手里的大棍棒就往曾子身上打去,曾子没有躲避,生生承受了。

他看见自己让父亲生气了就跪在地上,虽然自己的身体很难受,但是他没有站起来,一直坚持着,却还是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赶紧整理衣冠,回到家中,恭恭敬敬的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对不起,是儿子不孝顺,让您生气了。”然后回到房间里取来琴谈给父亲听,希望父亲能够心里开心点。听到的人都说曾子很孝顺,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很生气,对弟子说:“如果曾子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子来拜见孔子的时候没有见到孔子,于是惶恐不安,在门前跪着,后来孔子让他进去了。

曾子问孔子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孔子说:“你父亲用小棒子打你的时候你可以受着,但是你父亲用大棒子打你的时候,你身体已经严重受损,你就不应该受着。你以为你这样是孝顺,其实不是。你这样已经有损你父亲的名声,你陷他于不仁不义之中,这是儿子应该做的么?”曾子受教。

曾子拜母噬指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曾子拜母

曾子拜母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快到数九了。外面狂风凛冽,曾子在家中搜索一圈也没有发现多少粮食,米缸已经空了,他把家里的玉米做了一碗面糊糊,给床上躺着的母亲吃了,自己就只能把刷锅水囫囵喝了下去。

但是刷锅水怎么能填饱肚子,为了不让母亲听到自己肚子咕咕叫而伤心担忧,他骗母亲说要出去砍柴,想躲起来。但是母亲不让他去,外面风那么大,上山砍柴会有危险。

曾子安慰母亲说道:“娘,您在家歇着,我看外面风现在变小了。咱们家没有过冬的柴火了,趁现在天气还好,我去多打一点,然后结冰就不用出去了。”于是拿着砍刀,搓搓冻疮的手,出门了。

曾子砍了一半,突然觉得一阵心疼,他担心是不是母亲出了什么事情,便赶紧收了柴刀,背起打好的柴往山下跑,回到家一看,原来是家里来了一位远房亲戚,母亲有病在身不好起身,又怕失了礼数。于是情急之下咬烂自己的手指,希望曾子能感受到,然后回家。

曾子招待了客人,把客人送走之后,他跪在母亲床前说道:“娘,您以后想儿子就轻轻地咬一下手指,儿子就能感受到了,别用力咬了,儿子会心疼的。”周围人知道了,都赞叹他的孝行。

曾子孝母

孔子听闻曾子的孝行,便带着人来拜访曾子,但是曾子却不在家去砍柴了,由于男女授受不亲,曾子母亲不能独自面对客人,但是家里又没有别人,于是曾母又一次咬自己的手指,这一次咬的很轻,但是曾子还是感受到了,便放下手里的工具回家了。

曾子像

曾子像

孔子请教曾子关于孝道的事情,曾子回答到:“命是父母给的,有养育之恩,我们报答他们是应该的。”孔子觉得曾子的话虽然朴素,但是很有圣人风范,于是问他愿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去游学。曾子也仰慕孔子的才华和品行,和他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但是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虽然自己很想去,但是父母在不远游,他不能离开。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