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伊尹论介绍哪些内容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伊尹论 《伊尹论》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堪称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最出名的诗词,议论文也是苏轼的拿手好戏之一,相比起《伊尹论》,他的《贾谊论》和《范增论》更为出名。 伊尹塑像 苏轼的《伊尹论》并 ...

伊尹论

《伊尹论》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堪称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最出名的诗词,议论文也是苏轼的拿手好戏之一,相比起《伊尹论》,他的《贾谊论》和《范增论》更为出名。

伊尹塑像

伊尹塑像

苏轼的《伊尹论》并没有把伊尹作为全文的评价对象,只是将他作为一个成功的正面例子,文中涉及伊尹的文字也不过两段、四五句话而已。

全文上来就当头棒喝,能做成天下的事的人必然是可以不被外物打动的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第二段,从普通男女、饭菜肉汤、一个乡村说起,推演拓展到王公大人、千金资财、整个天下,说明越是能够不被外物打动的人,能够办成越大的事情。

第三段以孟子评价伊尹的一句话开始,孟子认为伊尹虽然耕作田野,但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是拿整个天下给他,他也不会接受。苏轼由此评价伊尹是一个有完美道德的人,因此才能治理天下。然后他感叹古时候的君子可以拿让高官厚禄来开阔自己的胸襟,而现在的人却在面对的时候迷失了自己。

第四段又以孔子感叹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让天下的故事开始,认为天下不足以动他们的内心,这正是他们可以得到天下人信任的原因。之后苏轼以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为例,说明伊尹的行为没人觉得过错是因为他这么做是为了太甲和天下,而不是为了自己获得什么好处。

最后,苏轼认为现在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循规蹈矩不敢为了天下而站出来,这是大错特错的。

伊尹霍光

伊尹是夏朝末年生人,商朝的开国功臣,而霍光则是西汉的政治家。两人从时间上相差有1500年左右,但在后世常常被相提并论,称之为伊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人都历经多任君王;二是都废立过君王。

霍光辅政

霍光辅政

伊尹和霍光在各自的朝代都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伊尹先后历经了五位商朝的皇帝,第一个是开国的商汤。伊尹是丞相,也是君王的老师,在太甲放逐期间还摄政过三年。而霍光则先后历经了四位西汉的皇帝,第一个是武帝刘彻。霍光在武帝临终前就被封为了大将军大司马,之后更是独揽大权,权倾朝野。而在他们的辅政下,皇帝都还算贤明,国家也基本繁荣,因此都被后世评价为贤相或者忠臣。

不过相比身份和地位,两人被并称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都废立过皇帝的经历。伊尹曾经因为太甲不行德政、不遵法制而将其废黜,在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见其改过自新而把他迎接回来并重新扶立为王。

霍光则是因为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又无子嗣,在与群臣以及太后商议后,拥立刘贺继承皇位。可惜刘贺即位后荒淫无道,还不听劝阻,霍光只好又将其废黜。刘贺在位只有27天,史称汉废帝。之后,霍光又请来刘彻的曾孙刘询,拥立他登上皇位,史称汉宣帝。

伊尹和霍光两人的废立之事,都可以说是废无道而立有道的典范,所以后世往往把权臣废立皇帝称为伊霍之事。

商汤见伊尹

《商汤见伊尹》是一篇短文,讲述的是商汤听到伊尹之名后想要前去拜访,主要是商汤与他的一个手下之间为此事产生一段对话。虽然短短不过百来个字,却很好地体现出商汤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此外也衬托出伊尹的才能。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