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著名理学家朱熹简介资料 朱熹读音(6)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朱子像 朱熹用心研究儒学,将儒学达到一个新高度,完成了儒学的复兴,后人称之为新儒学或理学。他开办书院,重视教育,坚持四十年在福建武夷山讲学,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他重视礼教,将儒学中关于个人修 ...

朱子像

朱子像

朱熹用心研究儒学,将儒学达到一个新高度,完成了儒学的复兴,后人称之为新儒学或理学。他开办书院,重视教育,坚持四十年在福建武夷山讲学,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他重视礼教,将儒学中关于个人修养等规定演变成一种社会规范,用来约束人的行为。这些规范在现代人看来过于保守、苛刻,但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有些基本礼仪是有利于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于朱熹的图片有很多,有朱熹本人图片、朱熹故里图、朱熹墓图、朱熹简笔画、朱熹书画作品图、朱熹影视剧图等,人们根据朱熹的故事和作品,制作成关于朱熹的各种图。儒学大师朱熹到底长什么样呢?由于古时候科技的不发达,使得很多名人的真实面貌不为人知。有关朱熹像的也有很多,上图就是明代画家郭诩的《朱子像》是最常见到的朱熹像,五官画的非常真实,穿着方面也符合当时的着衣文化。朱熹故里图片有建阳考亭、朱子讲学地武夷山、文公山风景区等。

朱熹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四字源自《礼记?大学》,原句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初次在《大学》里提到这几字,却没有任何解释,所以这个词自产生就成为儒家理论中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直到今天,这个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这个词的意思也只是运用南宋朱熹的解释,至于词的原始含义,我们还不得而知。

朱熹授课壁雕

朱熹授课壁雕

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继承于程颢和程颐,二程的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大致是”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朱熹根据二程的说法,系统的解释了格物致知,并提出自己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意思是完全做到仁、义、礼、智,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循圣人的言行,通晓人情世故。总之格物致知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格,就是灭,杀死;物,就是物欲,朱熹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如此,凡人很难到达那个领域。朱熹根据自己对理学的认识,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消除对外界的一切欲望,遵循天理,才能够致知,才能豁然通畅。根据这些解释,朱熹还提出“物而穷其理,穷理以故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的观点,用来加强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