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谢朓山水诗有什么特点(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谢朓楼 谢朓楼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市中心,被誉为江南四大文化明楼之一,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个标志。谢朓楼最初是南齐的作家在宣城期间,于郡治的北边陵阳峰上自己建造的一个小屋子,取名高斋,当做自己的理事起 ...

谢朓楼

谢朓楼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市中心,被誉为江南四大文化明楼之一,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个标志。谢朓楼最初是南齐的作家在宣城期间,于郡治的北边陵阳峰上自己建造的一个小屋子,取名高斋,当做自己的理事起居之地,唐朝初年被改建成楼,被称为北望楼或谢朓楼、谢公楼等。

谢朓楼

谢朓楼

唐朝咸通年间约公元874年,御史中丞独孤霖将改建北楼,因为它地势险要,峰峦叠嶂,所以被题名“叠嶂楼”。明朝嘉靖年间,知府方逢时重修北楼,并题名“高斋楼”,且为此楼做了题记,清朝康熙四十年约公元1701年,知府许廷式再次进行修整,并且题名“古北楼”,清朝光绪年间,知府鲁一元,再修,新建后的北楼有上下两层,下层是圆形的,上层是方形的,而且材料全部都是木头,屋顶用的是琉璃瓦,并且四个边角翘起。上层题名为“叠嶂楼”下层题名为“谢朓楼”,此时谢朓楼的名字初成,并且楼的附近有很多的碑文。

谢朓楼在1937年遭到日军的轰炸,中国解放后才被建为烈士陵园,1997年,谢朓楼再次被修复,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谢朓楼,1998年五月,谢朓楼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划定了以谢朓楼为圆心想外延伸50米为保护范围,随后也成立了谢朓楼公园,还建了个谢朓楼的景观区和文化广场。

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志士在谢朓楼登高吟诗作赋,谢眺的佳作名句和谢朓楼更是成为宣城珍贵的财富。

玉阶怨 谢朓

《玉阶怨》是南朝齐代的诗人谢朓在其作品中少有的宫怨诗,诗歌中借助描写班婕妤的哀怨,表达封建时期被君王遗弃的妇女所遭遇的哀愁,这首诗后来被作为乐府诗被收入《乐府诗集》中。

谢朓木雕

谢朓木雕

谢朓的《玉阶怨》是在晋代陆机的《班婕妤》的基础上有感而发,诗歌中的故事背景是汉成帝时期,班婕妤在汉成帝有了新宠赵飞燕之后渐渐失去皇帝的宠爱,对自己的地位很是担心,便写下了《纨扇诗》和《自悼赋》,基调凄凉惨淡。

谢朓的这首《玉阶怨》表现力极强而又含蓄凝练,诗歌首句便点名时间,地点,写出夕阳十分的冷宫偏僻、幽凄的情景,其中“夕殿下珠帘”中的“殿”直接照应题目“玉阶”,让读者对全诗的环境进行一个快速的了解,并且首句便渲染了清冷的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接着作者又以动衬静,写到了闪烁的萤火虫,萤火虫的出现暗示了当时的环境很是清幽,情感表达地很是委婉轻柔,连萤火虫都停息不飞了,表现怨女等待时间之久,构思巧妙。

最后两句即使直接抒发怨女的心情,写宫女为君主缝制衣服,希望可以得到君王的宠幸,这小小的幻想让人不得不对宫女的经历和感情感到怜惜,而尾句“思君此何极”就是直抒胸臆了,宫女的哀愁一泻千里,将全诗要表达的感情表达的韵味连绵下去,让人回味深远。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