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揭秘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伯夷叔齐庙 伯夷、叔齐兄弟是商末孤竹国君之二子,《史记》中记载伯夷叔齐因互让王位,避居民间,时逢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阻,武王不听,兄弟二人遂愤而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现址位于渭源县莲峰镇,采薇而 ...

伯夷叔齐庙

伯夷、叔齐兄弟是商末孤竹国君之二子,《史记》中记载伯夷叔齐因互让王位,避居民间,时逢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阻,武王不听,兄弟二人遂愤而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现址位于渭源县莲峰镇,采薇而食,饿死于此。

伯夷叔齐庙

伯夷叔齐庙

当地居民为了纪念这两位拒食周粟而死于首阳山的商逸民,渭源人们在这里修建了清圣祠殿宇,又称为夷齐庙。据考证,二圣祠最早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营造颇为壮观,至清同治丙寅毁于兵火,光绪元年重建。到民国二十四年已六十年之久,风雨剥蚀,失修倾圯,双冢孤祠,颓废于荒烟蔓草之中。

当时汪家衙士绅汪凌、王仲阳等集资重建。王仲阳先生多方奔走,游说倡议,不遗余力,阅三寒暑,修复原享堂及墓,并立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碑。新建者为清虚阁、散福亭、左右静室及圣域贤关坊、接引桥等。给地方留下了古迹,而今成为渭源乃至陇中游览胜地。

张颖轩先生在《首阳山志》中赞许说:“霖乃资赀重新之,而规模较前尤为壮观焉。值此乱世末流,人皆极于向私,其以公德为念者,盖寥寥矣;霖能不避艰辛,急公将事,非有心人奚暇而为此耶”。当时,由汪凌撰稿,王仲阳书写的《重修清圣享堂碑记》将此事进行了详细地叙述。

伯夷叔齐墓遭盗挖

2015年12月3日,河南郑州发生了一起文物保护单位伯夷叔齐墓遭盗挖事件,被盗的古墓主人正是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位于新郑市孟庄镇寺西村。

伯夷叔齐墓遭盗挖

伯夷叔齐墓遭盗挖实况图

当日有市民向有关文物保护单位反映,伯夷叔齐墓遭盗挖地发现两个盗洞,担心墓内的文物遭到破坏,文物保护单位随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墓地勘察。穿过京广铁路,在一片荒草地中来到伯夷叔齐墓的所在地。据了解,现存伯夷叔齐墓为二塚,两塚南北相距约三十米,两塚皆高约五米,周长皆三五十米。“这次被盗的是位于北侧的叔齐墓,墓塚上面有两个盗洞,有十多米深。”文物保护志愿者彭保红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叔齐墓的前面,竖着新郑市人民政府今年刚立的石碑,上面写着“新郑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12日由新郑市人民政府公布。

顺着一条小路,走上叔齐墓的顶端,可以清晰看到两个没有填土的坑洞,洞口有一些木板,坑洞内的四周从上往下放置着脚手架,深不见底。

“从现场盗挖的痕迹看,盗贼在此盘踞的时间应该比较长。”彭保红告诉记者,墓塚所在的地方比较偏僻,一般人是很不好找到这个地方的。希望相关部门尽快介入调查,看看有没有文物被盗走。中午13点左右,孟庄镇派出所的民警来到现场,在了解了情况后,表示将向上级汇报伯夷叔齐遭盗挖一事,以做进一步调查。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