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影视点评 >

王羲之书六角扇助老妪的典故(3)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3/ 分类:影视点评/阅读: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是东晋王羲之所作,唐代临摹的行草作品,文中行草书笔画体态雍容,给人美的感受,现在作品的墨迹被收藏在日本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六行字主要是行书,其中的有的字 ...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是东晋王羲之所作,唐代临摹的行草作品,文中行草书笔画体态雍容,给人美的感受,现在作品的墨迹被收藏在日本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孔侍中帖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六行字主要是行书,其中的有的字像楷书,有的字像草书,但是在王羲之笔下,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就仿佛是特意这样安排来为作品增色的。从“九月”开始扩大,到“十七日”的笔风收敛,两字相互映衬的和谐给人一种舒心的感受。

一个“报”字虽然用笔较重,但是左右收放有序,仿佛能让人看到作者在提笔前的深思熟虑,看到作者在书写时候的笔姿。第二行最后二字的距离看似过大,但是整体看来确并非如此,因该是作者为了照应第一行末尾的“固”字做的小细节。第三行一个“领”字第一撇写的很长令人瞩目,其他笔画都依附在另一侧,凭借突出这一笔的的写法,让观赏者精神振奋。第四行的“不”字中间的一竖看似已经偏向左边,为了保证美观,王羲之干脆将收笔的一点平放出去。而“忘心”二字的神态和笔态几乎达到同步,恰到好处。

两个“心”字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笔顺大不一样,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旨遣”二字紧密相联,“遣”字之一捺仅蜷缩稍微一露。

“取”字的又旁写法特殊又带动全字精神的效果,最后的“报”字三笔连城一笔,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细锋轨迹上看,都是为全字增色的变现。

王羲之 柳公权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还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他拜托了汉魏的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公权隶书

柳公权隶书

王羲之小时候就喜欢书法,受到父亲王旷的启蒙,七岁的时候就擅长写书法,早年王羲之拜卫夫人为师她对王羲之的引导,在王羲之早年的书法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她通过结合自然的方式耳濡目染的影响着小王羲之,让他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王羲之志存高远,善于创造,善于学习,他妙用秦汉的小篆、隶书,集万家所长,并且将他们与自己的草书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那个时代只属于自己的一派风格。开辟了书法的新天地。

柳公权是楷体的总结者和创新者,他在研究王羲之的基础上学习颜真卿自己独创了“柳体”楷书,被后人当作楷书的模板,成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字匀衡瘦硬,笔画爽劲挺秀,骨力遒劲,和颜体相必,清瘦的字体更容易被后人接受。唐代元和年间后,柳公权的名声越来越大,唐宣宗更是公开表示自己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曾经召见柳公权,让他在大殿面前为自己写书法。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