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世界历史 >

布莱希特作品特点是什么(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2/ 分类:世界历史/阅读:
布莱希特 照片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在戏剧领域上可以称为布氏学派,和当时享誉戏剧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齐名,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在戏剧历史发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间离方法”, ...
布莱希特 照片

布莱希特 照片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在戏剧领域上可以称为布氏学派,和当时享誉戏剧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齐名,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在戏剧历史发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间离方法”,又称为“陌生化方法”,这是一种新的戏剧表演理论和方法,基本含义就是把戏剧作品用加工过的表现形式,让平常的事物显得不平常,从而暴露事物的本质矛盾,这种方法的进步性就是积极向观众传导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在当时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布莱希特希望通过一种全新方式,重新展示事情的本质,这种灵感来源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认为人们对于周围熟知的事件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就通过一种非正常的表现形式,让平常事件非正常展示,这就是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精髓。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是世界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就像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影响了古代的戏剧发展,那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理论知识,则照亮了现代世界戏剧的发展,影响了现代戏剧的进程。

布莱希特与京剧

布莱希特,世界戏剧发展史上的名人,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也称为布氏学派“间离方法”“陌生化方法”,和当时享誉戏剧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齐名,生于1898年2月10日,卒于1956年8月14日,主要的戏剧作品有戏剧著作有:《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论实验戏剧》、《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等。

布莱希特 作品剧照

布莱希特 作品剧照

布莱希特与京剧,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爱好者,早在布莱希特接受马克思等共产主义理论时,就开始涉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道德经》、《墨经》等,受过中国古典哲学的启蒙,布莱希特和京剧也开始慢慢联结在一起,他开始关注中国的古典戏剧,不仅研究中国戏剧理论的框架结构,还直接借用中国的戏剧表现形式在自己的作品中,《四川好人》就是布莱希特以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为灵感创作的,布莱希特还专门研究了中国戏剧与欧洲戏剧在表现形式的区别和关联,著作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布莱希特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他不仅热爱中国古代文化,书房里常年挂有中国山水画,还随着携带着中国文化经典《墨子》,并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这在西方的知识分子中是非常少见的,在莫斯科流亡期间,还专门观看过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表演。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