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思想(3)
首先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是并不需要关心技术的本质问题的。因此,对技术的本质进行追问,并指出这是一个技术之外的哲学问题。后来经过一系列艰深的推理论证,海德格尔认为:在古希腊时期,技术曾作为一种技艺和艺术,是一种认识方式,一种让显露的方式,使“存在物从遮蔽中而特地进入其显象的显露中去,技术,从来不指制作活动”。
此外,海德格尔还认为,技术在本质上已成为一种“框架”。也就是说,技术成为框架似的完全束缚着人,束缚着人的视野,使人只知道从事技术的制造和生产,这种原来人类认识世界的去蔽方式,现在反而使人受其制约和束缚,成为遮蔽的主要表现。
海德格尔老子
历史上的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但是相比之下,他对于我们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说,一样也具有着特殊的意义。据说,他曾经想与中国的一名学者人合作将《道德经》翻译成德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当然这一结果,并不阻碍我们将海德格尔和老子的思想联系起来。其中“存在”与“道”不仅是两位哲学家思维成果的对比,也是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一次大碰撞。
海德格尔
首先在哲学上,海德格尔来自悠久遥远的地方,并且把赫拉克里特、柏拉图、康德等人视为同时代,与他们十分亲近,以至于使海德格尔能够聆听到这些前贤们的未尽之语,并且将它们表达出来。此外,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存在者的现象,传统哲学所探究的是把人作为存在的主体,人以外的事物都是探究的非主体。而海德格尔则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以“存在论地存在”反驳了人的主体意义。认为人的“存在”被称为“生存”。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道”是人类围绕的中心,万事万物跟随道的变化而变化,万事万物的情状也是由“道”得知。
此外,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一文中,海德格尔还曾对“无”作过重要的形而上学思考,他不仅指出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存在之存在”原本就是“无”,而且还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缺点恰恰就是没有好好研究这个“无”。而孔子又在道德经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说明了“无”才是万物之初。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总统山怎么雕刻的?总统山是如何建造而成的?
世界历史/阅读:4975 -
非洲13世纪大国马里帝国介绍 马里帝国怎么从兴盛走向衰落?
世界历史/阅读:6544 -
印度圣女是什么 印度圣女的生活方式如何
世界历史/阅读:4747 -
玛雅人五大预言都是什么 为何只实现了4个
世界历史/阅读:4313 -
以色列历史介绍 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地图 以色列人口数
世界历史/阅读:5359 -
缅甸历史介绍 历史上的缅甸有哪些王朝?
世界历史/阅读:4586
热门历史
HOT NEWS